【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潘小多 肖震冬】盡管國內大米供應緊張,日本大米出口仍創下歷史新高。日本NHK電視台4日報道稱,日本農林水產省周二宣布,1月至7月,日本大米出口量達到2.4469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3%。與此同時,經歷了8月的“米荒”后,日本新米9月開始上市。日本媒體報道稱,在日本主要大米產地,2024年產新米的價格比去年大幅上漲兩至四成。大阪府官員9月2日再次呼吁日本中央政府盡快投放儲備米以緩解供應緊張,但遭到中央政府官員拒絕。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日本官方拒絕投放儲備米背后有一系列復雜考量,但隨著新米上市,日本有望逐漸解決“米荒”問題。
8月沒米,9月漲價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近日在多家超市看到,因為地震和台風被搶購一空的瓶裝水和衛生紙等櫃台早已恢復原狀,隻有大米的空貨架依然十分顯眼。在橫濱市的元町超市,以往擺放大米的貨架上擺放著好幾種盒裝速食米飯。在似鳥家居購物中心,如果運氣好,會趕上早晨新上架的20袋左右大米,每人限購一袋。幾天前,記者曾目睹有人將最后四袋大米放到購物車裡,然后電話聯系親戚朋友來幫忙結賬。
從今年7月開始,日本新聞中就出現大米緊缺甚至斷貨的消息,不過當時還只是針對部分品牌的大米。到了8月,日本全面進入“米荒”。日本當局將大米短缺歸因於極端天氣、游客增加和民眾囤積。
終於熬到9月份新米上市,價格卻大幅上漲。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2024年主要產地的新米價格比去年上漲20%到40%。近期,北海道和秋田的JA集團決定以高價收購農戶的稻米。這主要是因為生產成本上升,同時也反映了當前供給極端緊張的情況。
日本政府手裡的牌
在此情況下,8月26日,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呼吁日本政府投放政府儲備大米,稱“沒必要讓大米在倉庫裡沉睡”。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坂本哲志8月30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新米即將上市,農林水產省不會投放儲備米,以免影響大米流通。9月2日,吉村再次呼吁,再遭拒絕。
儲備大米是指日本政府每年購買並儲備的大米,日本政府儲備米總量約為100萬噸。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以往也有過動用儲備大米的先例。2011年日本大地震、2016年熊本地震發生時,日本都釋放了儲備大米。
“日本政府目前手裡是有牌的,大米缺貨還沒有達到政府的臨界點,因此沒有開倉放糧。”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教授、副院長張玉來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日本政府沒有投放儲備米,首先與其傳統的大米嚴格保護政策密切相關。日本為了保護國內大米,一直對大米進口實施“最低准入量”制度,直到1995年之后才逐步放寬玄米(糙米)進口配額。即便如此,日本糧食自給率問題也越加岌岌可危,以熱量為基礎的糧食自給率已從1965年的73%下降到2023年的38%。日本糧食自給率雖然不到四成,但是大米卻基本依靠國產,年產量約為700萬噸。
張玉來認為,農林水產省不投放儲備米,實際上也是保護日本農民利益,試圖通過保護來維護糧食自給。從2022年4月份起,受進口物價暴漲、日元大幅走軟等因素影響,日本國內物價開始上漲,日本相關利益群體認為,輸入型通脹已經導致谷物價格上漲,現在輪到日本國產大米上漲兩至四成也是正常的,這也使得日本農民群體獲益。
日本共同社報道稱,日本總務省8月30日公布的8月東京都23區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07.9,較上年同期上漲2.4%。張玉來表示,日本政府一直維持2%的通脹目標,盡管大米價格上漲,但仍處於可控范圍,保持這個趨勢也是日本政府所樂見的。
緊缺情況下還要出口
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仍有底氣堅持大米出口。NHK電視台稱,今年1至7月,大米出口量2.4萬余噸,是2014年有統計以來的最高水平。主要出口到美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海外日本餐飲店。
對於為何在國內大米緊缺的情況下還要出口的疑問,坂本哲志表示,去年大米總出口量為3.7萬噸,而截至今年6月底國內庫存量為156萬噸,因此對國內大米市場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日本這一波大米危機將如何解決?張玉來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日本大米進口未來可能會增加。日本上一次出現“米荒”還是在1993年。因天氣原因,日本大米大幅減產,當時包括中國在內許多國家向日本出口大米幫助緩解危機,隨后日本建立儲備米制度。實際上,日本在對國內大米保護的同時也在進口一些大米,日本一些快餐店、國內飼料產品等多使用的是進口大米。此外,張玉來提到,今年七八月份以來,日元兌美元匯率已經有所回升,日元升值也有助於降低進口農產品成本。
張玉來表示,日本官方每年都需要向市場釋放庫存米、收儲新米,多種手段疊加,將會適度緩解日本大米供應偏緊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