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日本頻道>>中日經濟交流網>>中日萬象

黃土埋忠骨 一諾守英靈

2025年10月21日10:53  

每天清晨,伴著鳥兒的歡叫,73歲的盛志席早已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一把掃帚,一塊抺布,打掃陵園衛生、擦拭烈士墓碑,風雨無阻,日日不輟,轉眼他已經在這裡守陵25載。

盛志席守護的盛圩烈士陵園,位於宿州市埇橋區蘆嶺鎮丁橋村盛圩組,這裡是張震將軍當年戰斗過的地方。1941年,時任新四軍四師參謀長的張震將軍夜宿蘆嶺鎮盛圩村。拂曉時分,日偽軍來襲,將盛圩村包圍,張震將軍率領警衛連經過艱苦斗爭順利突圍,但31位戰士付出了生命。日本人撤退后,盛維藩招呼鄉親們幫忙收殮烈士遺體,其中18人安葬於盛圩村西(其余當地的烈士遺體已經運走)。

1981年7月,張震將軍再度踏上這片飽含深情的土地,第二次來到盛圩村。他專程尋訪到了盛維藩與孔秀英夫婦。隨后,將軍來到18位烈士的墓前,沉痛哀悼。彼時,此地地勢低窪,每逢夏日雨季,雨水匯聚,烈士們的墳墓竟被茫茫積水環繞。目睹此景,張震將軍不禁感慨萬千:“如今我們過上了安穩的生活,可烈士們卻仍困在這‘水牢’之中!”言罷,將軍眼眶泛紅,神色凝重,在烈士墓前久久佇立,默默無言。良久,他轉身面向在場的地方干部,語氣堅定地說道:“要在這裡修一座烈士陵園,永久紀念這些為國捐軀的無名英雄。要修好烈士墓,讓后人憑吊瞻仰!”

隨后埇橋區蘆嶺鎮黨委和政府,在上級黨組織和民政部門的指導幫助下,整修了烈士墓地,修了排水設施,蓋了房子。盛志席的父親盛維藩便主動申請,一家搬進烈士陵園,和妻子一起成為陵園的首任守陵人。

從2000年開始,盛志席謹記父母的囑托,又主動接過了給烈士陵園守陵的重任。如今,經過擴建后,盛圩烈士陵園保護范圍17603.7平方米,陵園后來又陸續遷入了很多附近的烈士,光是無名烈士就有1693位,有名的是64位,共1757名烈士都在這裡面長眠。

25年來,無論是刮風下雨,酷暑嚴寒,盛志席都精心守護著烈士們的家園,陵園裡的一草一木、一碑一物,在他的精心呵護下完好無損。

如今,這裡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盛志席都會熱情接待祭掃者,向前來參觀的市民、學生和游客,一遍一遍地講述烈士們的故事,引導大家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黃土埋忠骨,一諾守英靈。盛志席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當年的承諾,默默守護著烈士們的“家園”,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守陵人誠實守信的初心和使命,今年8月份,盛志席獲評誠實守信類“中國好人”。(謝凌翔)

(責編:張璐璐、陳建軍)
踏尋鑒真之路 致力於理解中國的日本青年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