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资料图:石原慎太郎 |
【原题】石原慎太郎挑起钓鱼岛争端背后的巨大阴谋
■本次钓鱼岛之争,是石原慎太郎为“敌对型民族主义”寻找舞台的一个阴谋,其政治目的最终是推翻美国和联合国在东京审判后建立的战后秩序。
■石原以一种“曲线救帝国”的办法,不是直接对中国或美国动手,而是让中美按照他所设计的情节为了钓鱼岛走向对抗,并将中美对抗作为日本再度实现军事崛起的“机遇”。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称,针对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提出的日中军用飞机都应在尖阁诸岛 (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下同)周边空域保持克制的主张,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2日反驳称 “尖阁上空是我们的领空,自卫队军机是否进入该空域应由我们决定”。此言一出,又惹众议,也为钓鱼岛目前的紧张态势“火上添油”。
此次中日钓鱼岛争端虽然发端于去年的日方“购岛”闹剧,其祸根却早在2010年4月召开的日本“全国知事会议”上就已埋下。当时日本媒体大肆炒作中国海军力量的正常活动,时任东京都知事的石原慎太郎借机在会上向时任首相鸠山由纪夫提出质问:“尖阁有事之际是否适用日美安保条约”,鸠山重申了在自民党政权时期日美就已达成“尖阁有事之际适用美日安保条约”的协议,但他表示,“尖阁主权的归属问题还要和中国商量”。
这一表态令石原大发雷霆,导致众人围攻鸠山,日本国内互联网上充斥“鸠山是卖国首相”之类的谩骂。
可以说,石原此举为日本政坛立下了“规矩”,即任何日本政治家都不许承认钓鱼岛存在争议。其后,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问题风波迭起。2012年4月下旬,石原到美国华盛顿提出由东京都“购岛”,并声称“如果中国反对就无异于向日本宣战”。
石原为什么选择在美国提出向中国“宣战”?显然与他对奥巴马“重返亚太”战略的误判有关,以为“中美开战”已经提上美方日程表。其后,石原为“买岛”掀起募集捐款热潮,时任首相野田借机宣布钓鱼岛“国有化”,中日岛争日趋激化。
(责任编辑:张璐璐)
中日经济交流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