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视 频|政治热点|经济聚焦|中日投资|科教信息|展会资讯|企业动态|文化采风|中日万象|图 片|留 学|热 评

现在位置:中日经济交流网>>政治热点更新:2013年05月20日18:35

石原信雄:有良知的日本人都认同村山谈话 

  现年87岁的石原信雄是日本资深政府官员,他曾在1987年到1995年间担任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连续辅佐过7任首相。石原信雄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日中关系处于低谷令人遗憾,他希望日中两国执政者要增加理解,特别是日本频繁更替的领导人要更加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石原信雄在任期间负责汇集政府各部门行政次官的参政意见,在日本,这些官员是各项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他们的国家公务员属性一般不随内阁更替、党派变换而改变,在对内对外政策上有较中立和持续性的思考。因此,石原信雄对日中关系的表态——有良知的日本人都会同意“村山谈话”、日本民间期待改善日中关系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日本政府官员的主流声音。

  环球时报:与您参政时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目前的中日关系是否跌入近30年来的最低谷?

  石原信雄:最近日中关系处于低谷令人遗憾,特别是对我这样经历过日中关系非常好的时代的人来说,是非常不愿看到的。我记得1992年宫泽喜一首相执政时,中国政府在两国民众都心存疑虑的情况下,仍以面向未来的姿态热情邀请日本天皇访华,日本方面也积极配合,最终成行,成为日中两千多年交流史上一大亮点。

  经过日中几代领导人培养起来的两国友好氛围如今遭到破坏,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首先是新领导人不能很好理解对方的感受,日中双方缺乏沟通和理解。特别是日本方面,首相更替频繁,安倍晋三首相再度上台。我希望执政者能更加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增加理解。 

  我已经退休,评判日中关系处于何种阶段意义不大,但我认为两国是在经济、文化、安保等领域关系最密切的国家,目前因各自的主张使关系僵化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各种各样意见的人,有的人主张友好,有的人则希望对抗,领导人的作用就是使各种主张得以协调,通过这种协调来实现与别国的友好关系,这也是考验一国领导人智慧的时候。 

  安倍首相对“村山谈话”的理解最近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村山内阁是我参与工作的最后一个内阁,我很清楚他提出承认日本殖民统治,并为侵略给亚洲各国人民造成极大伤害表示歉意的做法是得到当时日本三党联合政府一致同意的,符合日本战败50年时日本人应有的反省与认识。有良知的日本人都会同意“村山谈话”。 

  环球时报:您认为安倍首相默许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的做法是否过于激进? 

  石原信雄:对祖先进行祭拜是很自然的事情,但靖国神社中还祭祀着日本发动上一次战争的战犯,日本政界人士在此参拜会引起中韩强烈抗议,最主要原因在于日本政府没有向中韩两国说明和解释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环球时报:美国近日也称安倍在给中日关系“找麻烦”,您怎么看美国对日态度? 

  石原信雄:当前日中关系、日韩关系紧张,作为日本的盟国,美国并未直接参与到改善日中、日韩关系的行动中来。当然美国不愿看到日本同周边国家关系紧张,这种地区性的不稳定会牵扯美国的精力。目前美国在中东等地区问题上已耗费太多精力,所以美国希望日中、日韩关系稳定,不要引起地区的紧张。 

  环球时报:中日该如何解决钓鱼岛问题? 

  石原信雄:日中在钓鱼岛问题上各有主张,严重对立,以至形成现在的僵局。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两国政府都并未向国民说明对方的立场和主张。目前双方国民其实不知道对方国家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主张是什么。国土纷争在国际关系中是常见问题,这也是考验当事国智慧的地方,如果这一问题在当前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把问题留到以后再说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前提是双方应尽量避免武力冲突。日中想解决钓鱼岛问题,首先要创造对话交流的空间,如果双方都关起门来只强调自己的主张,问题不会得到解决。 

  环球时报:您认为日本民间层面是否有推动中日关系改善的可能? 

  石原信雄:日本经济界对两国现状普遍感到担忧,大家希望尽快解决问题。当然,外交、安保等问题是政府的工作和责任,反过来没有民众支持,政府的工作也不能持久,这个政权也不会长久持续下去。从这个层面讲,国民有权选择什么样的政党、什么样的领导人。所以包括经济界、文化界在内的民间力量应积极向政府提建议,不应因为外交、安保是政府的责任就等在那里听由政府安排如何做。日本民间力量应与政府互动,促进日中关系改善。 (记者 邹松)

  环球时报   2013年5月20日


安倍中东行

日本东京民众“宪法日”游行

日负责钓鱼岛作战最高指挥官黑泽晃遭车祸丧生

美日防长举行会谈

安倍访俄

日本皇太子妃11年来首次出访

日本官方首次纪念“主权恢复日”

《日本蓝皮书(2013)》在京发布

168名日本国会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

(责任编辑:张璐璐)

中日热点点评更多>>

主编推荐更多>>



中日经济交流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