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视 频|政治热点|经济聚焦|中日投资|科教信息|展会资讯|企业动态|文化采风|中日万象|图 片|留 学|热 评

现在位置:中日经济交流网>>政治热点更新:2013年09月02日17:41

安倍称理解奥巴马 将力挺美对叙利亚动武

  (原题:日本力挺美国军事打击叙利亚)

  作为美国的政治、军事同盟国,同时又在中东地区有关乎国运的利益需求的经济大国,日本近来极为关注叙利亚战事的发展和美欧等国对其动武的事态进展。

  安倍:理解奥巴马的决定

  美国总统奥巴马8月31日正式向国会提出提案,要求国会依据美国“战争权力法”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2004年通过的决议,授权总统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9月1日上午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即表示理解奥巴马这一重大的决定,并称将关注美国议会对相关提案的审议进程,还强调希望通过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切实合作改善叙利亚局势。

  与上月底在卡塔尔访问时直接要求叙利亚领导人阿萨德下台、呼吁国际社会采取对叙行动的强硬表态相比,安倍这次仍保持着支持对叙军事干预的立场,但态度显然趋于谨慎。而且安倍及其阁僚的谈话中均未过多地涉及一旦美国干预行动开始日方将在军事上有何作为。

  外相表态谨慎 防卫相出语强硬

  此前,安倍还与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外相岸田文雄、外务次官斋木昭隆等在首相官邸开会商讨应对措施,确认将根据大量叙利亚国民难民化、逃往邻国的现状强化人道支援。

  据日本媒体报道,外相岸田的表态相对谨慎,只是表示将继续关注美国与各方的动态。对于日本政府是否支持以美国为首的军事介入,他也仅表示必须在努力收集切实情报的基础上,考虑本国立场(才做出决定)。

  防卫相小野寺五典则立场强硬。他说:“叙利亚使用了化学武器是明明白白的事。将随时交换相关情报,并由内阁决定日方应对措施。”

  8月31日晚10时左右,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与美国国务卿克里进行了约20分钟的电话会谈。岸田再次表达了日方的立场,即叙利亚局势的混乱及人权状况恶化的责任在于阿萨德政权。克里对此表示欢迎。两人还就两国政府的紧密合作达成一致看法。

  据NHK电视台报道,有关美国可能对叙采取的军事行动,日本政府内部存在不同意见。一些人则认为从人道上不容许使用化学武器的立场上讲,应予理解。另一些人认为美方军事行动如不能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日本应避免卷入其中。

  一旦美军动手 日本立即呼应

  日本政府还将就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国会的协调动态而研究相关应对措施。日本外务省有关人员在NHK的采访中提到,日方将继续与相关国家合作,研究围绕叙利亚局势的改善能否做些什么。

  日本《东京新闻》援引共同社8月31日消息称,一旦美国采取对叙军事介入措施,日本政府将表明支持美国的姿态,目前正在研究首相安倍晋三将发表的声明。但在支持美方动武的内容与理由方面,日方仍在权衡美国所出具的证明有关叙当局动用化武的情报并慎重判断。

  日本时事社消息称,日本自民党干事长石破茂8月31日上午在鸟取市表示,如果日方接受美方有关指证叙当局使用了化武的证据,并足以向国民说明的话,那么有必要立即支持美方的行动。

  消息认为,石破此言的前提条件虽然是美方必须握有相关确切证据,但作为执政党领导人表态支持美方,这还是头一回。

  石破对美军拟军事介入叙局势的立场表示理解。他说,阿萨德政权对国民动用了作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化学武器,且有扩散的可能,(外部)军事行动旨在予以制止。

  他说:“日方并非一定要共同参加(对叙军事)攻击行动。至于该如何评论军事行动,我不认为这是必须在国会讨论的事情。”

  他还说:“如果(安倍)首相决定支持军事行动,自民党方面理所当然将予以支持。”

  也在观望俄罗斯近期动作

  有日本媒体分析指出,美国国会要等到本月9日才能讨论奥巴马提案,联合国化武调查团的分析结果也需数周后才能出台。而俄罗斯方面反对美国对叙局势实施军事干预。俄总统普京将主持本月5日和6日的圣彼得堡G20首脑会议。他正酝酿抓住这有利时机,加紧组织一个“对美包围圈”,因为他说过:“美国总统也将参加峰会,期待能够在更广泛的成员中讨论叙利亚问题。”届时,不排除普京为阻止美国军事干预而不惜直接向奥巴马发难,如给奥巴马扣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高帽,要求其避免流血事态。(张建墅)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9月2日 第04版



日本自卫队进行实兵实弹演练 强化进攻能力

中国露梁海战战胜日本打出两百年和平

日本民主党正式决定暂停菅直人3个月党员资格

教授谈“8.15”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政要倍增缘由

日美拟10月举行联合防灾演练 “鱼鹰”机或参加

日媒称多国盼望日军援 明里暗里挑拨中国威胁

盘点“战败日”在靖国神社鼓噪的右翼们

安倍“曲线参拜”靖国神社 在历史问题上严重倒退

中方紧急召见日本大使 强烈抗议“拜鬼”
 

(责任编辑:张璐璐)

中日热点点评更多>>

主编推荐更多>>



中日经济交流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