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视 频|政治热点|经济聚焦|中日投资|科教信息|展会资讯|企业动态|文化采风|中日万象|图 片|留 学|热 评

现在位置:中日经济交流网>>经济聚焦更新:2013年08月16日17:01

日资加速转移东盟 专家分析“不必惊慌”

  原标题:东盟市场对日资吸引力日益增强 日资加速转移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日前发布的《世界贸易投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日企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总额同比增长55.4%,达102亿美元,超过在中国投资额的2倍,并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

  分析人士认为,日本企业对东盟市场的投资飞涨,与日本政府的政策引导密切相关。

  日资为何青睐东盟?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张季风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大约十年前,日本政府就开始诱导企业在亚洲寻找除中国之外的投资目的地。安倍上台后,日本大力展开“价值观外交”,意图把日美欧共享的“普遍价值”渗透到欧亚大陆外围,并借此形成所谓的“自由与繁荣之弧”。受政府引导,许多日本企业开始采取“中国+1”战略,即在亚洲其他国家另外建厂,降低只在中国经营的风险。

  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在接受采访时梳理了日本对华和对东盟投资发展的脉络。“日本在小泉时代后期就对东盟市场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安倍首届内阁期间,中日关系恶化,日本政府开始推动企业向东盟投资。后来中日关系有了好转迹象,当时中国的投资环境也好于东盟。因此,日企在中国的投资规模仍然比在东盟大。2012年钓鱼岛事件爆发以后,中国出现了打砸日本企业的风潮,日企对中国民间的敌视情绪产生了恐慌,投资热情开始下降。”

  中国市场自身的原因也不容忽视。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日益上涨,外资之前所享受的十分优惠的政策也逐渐被政府取消;相较之下,东盟国家劳动力成本更低,对外资的欢迎力度也更大。“比如说,缅甸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低20%,又具有很好的资源禀赋,而且几乎还是未开发的处女地。在日本企业看来,此刻投资缅甸,正是抓住这里改革开放先机的绝佳机会。”周永生说。

  政治关系遇冷也是影响近期双边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张季风说,中日首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正式会面,“现在双方一有风吹草动就开始针锋相对,日本企业在这种紧张局势下不敢轻易在中国市场启动新的投资项目”。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也持有类似观点,他对国际商报记者说:“虽然没有准确的数据表明中日政治关系影响了日本在华投资,但这一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不必惊慌外资出逃

  东盟市场对日本投资的吸引力日益增强,逐渐盖过了中国的风头,是不是说明中国的投资环境变差了呢?专家们一致认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这并不是一个多么严重的趋势。”李光辉说,“应该看到,日本对中国的投资额也在上涨。”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日本对华投资额增长14.4%,达到46.87亿美元。虽然受到钓鱼岛等事件的影响,但与汽车产业相关的一些已履行完合同的中长期投资仍在实行。同时,出于对经济增长减速的担忧,中国地方政府也再度开始引进日企投资。

  李光辉提醒到,日本对东盟投资飞涨的背景是其海外投资总额的大幅上升。JETRO分析认为,日本企业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向海外进军的趋势。2012年,日本企业对海外直接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2.5%,达1224亿美元,连续两年递增。

  在日本的海外投资中,对亚洲的投资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日本在亚洲(包含中国和东盟国家)投资总量占全球总量的31.9%;相较之下,流向北美和欧洲市场的投资占总量的54.8%。对此,李光辉说:“日本在中国和东盟投资增长率的变化并不能说明中国投资环境恶化,也不能草率地看作是世界投资流向改变的前兆。”

  周永生告诉记者,根据他了解到的情况,虽然日本对华新增投资可能会面临减少或停滞的风险,已有投资并没有大量撤走,许多大企业仍然对中国市场有信心。“日本对东盟扩大投资还将继续,但未必都是从中国转移过去的。从去年的数据来看,从中国转移至东盟的比例仍然较小。”

  国际商报  2013年8月15日


健康产业成日本新兴战略产业

日本开发商种菜忙

百年老店难逃被拆厄运

日本保健食品面临松绑

日本冲绳重振长寿之乡的美誉

日产达特桑,老树能否发新芽?

日本将掘金中国“银色产业”?

夏普“相亲”路上的真情与假意

温婉的和服能否跳起非洲之舞?

(责任编辑:张璐璐)

中日热点点评更多>>

主编推荐更多>>



中日经济交流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