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視 頻|政治熱點|經濟聚焦|中日投資|科教信息|展會資訊|企業動態|文化採風|中日萬象|圖 片|留 學|熱 評

現在位置:中日經濟交流網>>政治熱點更新:2013年09月17日16:48

日本右傾之路,沒有前途可言

近年來,日本內閣像走馬燈,換了一茬又一茬。盡管政治領導人更換頻繁,但日本外交“遠交近攻”的策略沒有變,實現所謂“政治大國夢”的努力沒有變,政治右傾化的基本態勢沒有變。

日本政治右傾化趨勢遷延已久。在一些外部勢力姑息下,特別是受經濟危機、海嘯和福島核泄漏等沖擊,部分日本國民心理脆弱,危機意識增強,民族主義上升,助推了政治右傾化發展:在國內,希望通過修改憲法、建立國防軍,解除戰后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自我約束﹔在國際上,企圖以所謂《舊金山和約》取代《波茨坦公告》、《開羅宣言》及《聯合國憲章》,打破戰后東亞秩序。

特別是安倍上台以來,積極推行激進保守路線,力圖為日本侵略歷史翻案,放言修改“村山談話”,主張制定“自主”憲法,質疑“東京審判”,拋出“侵略未定論”,紀念“恢復主權日”,登上坦克軍機作秀,極力擴充軍備。今年“8·15”日本“戰歿者追悼儀式”上,安倍講話沒有像歷任首相那樣,既沒對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給亞洲國家造成傷害表示反省道歉,也沒有重申“發誓永不再戰”。此舉表明,日本將在政治右傾道路上越行越遠。

日本對外也不斷示強,在中日關系上一意孤行,在歷史、領土等問題上不斷挑起事端,制造緊張。這完全是出於狹隘、偏激的民族主義心理,是日本外交安全對抗性思維的體現,其目的在於吸引眼球,凝聚民意,為發展軍力、擺脫戰后秩序制造借口。上述目標一旦實現,日本將徹底改變戰后和平發展路線,對地區和平穩定產生嚴重沖擊。

一些日本人聲稱,隻有中韓兩國拿日本歷史問題說事。事實上,除中韓公開對日本提出批評,亞洲各國以及國際社會都對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表現、對日本政治日益右傾表示憂慮和警惕。發動過侵略戰爭的日本,能否深刻汲取歷史教訓?如何真正贏得亞洲國家信任?會否再度成為亞洲的戰爭之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日本對外侵略造成的巨大傷害,亞洲人民不會忘記,世界人民不會忘記,日本人民也不應忘記。日本的政治右傾之路,完全是逆潮流而動,不會有任何前途。日本要想成為正常國家,必須反省歷史,洗清罪責,克制沖動,規范言行,確立正常國家心態,切實尊重地區國家關切,認真處理好同亞洲鄰國關系,努力與地區國家一道,共同維護好來之不易的和平發展局面。(國際問題專家 慕永鵬)

(責編:張璐璐、陳建軍)

DV大賽

中日熱點點評更多>>

  1. 繽紛水母世界

        在香港海洋公園山頂纜車站旁有一座以水母為主題的展館...【詳細】

  2. “大黃鴨”與游客見面

        近日,2013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霍夫曼正版“大黃鴨”在京展示...【詳細】

  3. 3D地畫群亮相長春街頭

        一組惟妙惟肖的3D地畫亮相長春街頭,讓大量市民逛街的同時也體驗到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所帶來的刺激與樂趣...【詳細】

  4. 環球金融中心舉辦“蠟筆小新展”

        2008年10月正式啟用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今年舉辦開業五周年慶祝活動...【詳細】

主編推薦



中日經濟交流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