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視 頻|政治熱點|經濟聚焦|中日投資|科教信息|展會資訊|企業動態|文化採風|中日萬象|圖 片|留 學|熱 評

現在位置:中日經濟交流網>>經濟聚焦更新:2013年09月18日13:59

中日若持續“政冷”則“經難熱”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東北亞博覽會上,很多日本企業高管都表示比以往更看重中國市場,不曾考慮退出。盡管如此,日企在華盈利前景卻不容樂觀。分析人士認為,中日或難重回“政冷經熱”局面。

一年前,日本政府簽訂所謂“購買”釣魚島合同,導致中日關系一度降至冰點。回顧一年來,日本“購島”行為可謂得不償失——政治上的持續緊張影響了雙邊經貿合作,2012年日本對外出口額3年來首次減少,其中對華出口銳減成主因﹔今年前7個月中日貿易總額同比下降8.8%,延續了此前的下滑趨勢。8月份在對美歐雙邊貿易普遍增長的情況下,日本成為中國前十大貿易伙伴中唯一貿易總額同比下降的國家。

中國民眾對日貨的抵觸情緒對雙邊貿易的影響不容忽視。在“九一八”事變發生地的中國東北,長春市民段繼明雖然也關注了索尼推出的首款高端智能手機,但還是毫不猶豫地買了三星手機:“現在電子產品選擇這麼多,為什麼還要買日本產品?”

雖然此前日本汽車的出口穩定,但日本“購島”之后出口降幅巨大。供職豐田公司的曾峰毅說,去年9月原定的幾個項目都被無限期延遲,今年的項目變得更加不可控制,“中日關系的惡化導致日本車企在華收入減少,這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有日本輿論將經濟趨冷歸結為中國本身經濟增速放緩和“China+1”戰略,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大連事務所所長荒?稔表示,比起追求GDP的高速增長,中國政府開始更重視對經濟結構的調整,對投資和貿易都有了更高的標准,因此中日經貿受到影響。

“China+1”戰略,是指制造型日企為了規避所有制造點設在中國的風險,採取分散投資的戰略,東盟各國備受這一戰略關注。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日本對東盟投資總額為113億美元,幾乎是對華投資的兩倍。

事實上,相比民眾的消費情緒,日企更擔心的是中國大型基礎設施和重型化工、機械等多由政府主導的項目的前途。據統計,去年日本載重機械和建設(礦山)用機械對華出口同比分別下滑44.4%和56.9%。

中國經濟的漲潮並未結束,在基礎設施、環保設施和電力設施等系統的發展潛力是日本重化工企業可遇也可求的,“政冷經涼”的現狀無疑為它們的發展蒙上了陰影。

分析人士指出,現在的關鍵是日本企業的危機感能否轉化為對安倍政府的政治壓力,最終形成緩和中日關系的要求。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日本所研究員劉軍紅說:“中國當前全球化競爭的態勢已經形成,日本企業如果一味注重‘分散風險’,一旦撤資自然會有歐美、韓國的資本補充,能否重歸中國市場,直接關系到日本經濟能否走出低谷。”

外交學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永生認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今年9月初舉行的G20峰會上表現出積極促成中日首腦會晤的態度,說明日本也希望通過高層對話改善雙邊關系,更深入地拓展中國市場,為安倍經濟學刺激下的日本經濟提供后續的發展動力。

“安倍政府在不想放棄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是絕不可能回到之前‘政冷經熱’狀態的。中方願意推動中日經貿關系的持續健康發展,但隻有日本拿出誠意創造友好氣氛,才能走上進一步改善關系的道路。”周永生說。(記者楊丁淼、梁賽玉、劉秀玲)

(責編:實習生、張璐璐)

DV大賽

中日熱點點評更多>>

  1. 繽紛水母世界

        在香港海洋公園山頂纜車站旁有一座以水母為主題的展館...【詳細】

  2. “大黃鴨”與游客見面

        近日,2013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霍夫曼正版“大黃鴨”在京展示...【詳細】

  3. 3D地畫群亮相長春街頭

        一組惟妙惟肖的3D地畫亮相長春街頭,讓大量市民逛街的同時也體驗到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所帶來的刺激與樂趣...【詳細】

  4. 環球金融中心舉辦“蠟筆小新展”

        2008年10月正式啟用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今年舉辦開業五周年慶祝活動...【詳細】

主編推薦



中日經濟交流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