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隨叫隨到
從法律上來說,開辦便利屋不需要任何資格証,任何人都可以獨立創業,也可以加入全國連鎖的便利屋。但從便利屋從事的工作內容來說,有些涉及安全或個人隱私的內容,則需要各種專業資格証或登記。比方跟蹤拍照或銷售二手貨,就需要去警察局的安全課挂號﹔代人整理遺物,要有遺品整理士資格﹔處理垃圾,需要有“收集搬運業”的許可。便利屋除了有固定的工作人員,還會聘用各個行業的兼職人員。不少主婦選擇在便利屋工作,對她們而言,都是駕輕就熟的家務活,又可以賺錢,何樂而不為?
便利屋可以提供24小時服務,隻要有需求可以隨叫隨到。還有便利屋得以在日本興盛的原因是其業務廣泛,幾乎無所不能。一家叫做“新鮮漢子”的便利屋打出的廣告就是“無論多小的事情都可以協商,我們會高興地提供幫助。”“新鮮漢子”除了其他便利屋都有的業務之外,還提供偵探等比較特殊的服務。便利屋還有一項服務很有意思,夏季高溫,有人嫌厚被子佔地方,有的便利屋有收藏被子的服務,先幫客戶把被子洗淨消毒保存,秋冬時節再送還客戶家裡。
滿足人們三大需求
據說,便利屋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發展到現代社會,便利屋曾經成為大企業的外圍部門,一旦公司有什麼麻煩或者緊急情況發生,便利屋就會挺身而出,代為解決。其中最多需要幫忙的是物品的配送業務。不過因為存在這種上下級的關系,便利屋的人員始終覺得抬不起頭來。為擺脫這種狀況,便利屋選擇了獨立創業,據說今天的快遞業務就誕生自便利屋,很多著名的快遞公司前身就是便利屋。
有人把便利屋的存在歸納為三大需求:一種是老齡化社會的需求,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都成了負擔,特別是獨居老人,哪怕是換個燈泡可能都無法進行。如果和便利屋簽約,他們可以定期到家裡來查看,也可以陪同老人看病、散步、讀信件等。還有一種需求來自女性。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模式已經在悄悄地改變,職業女性和單身女性越來越多,便利屋替這些女性承擔了部分家務和重體力活,減少后顧之憂。還有一個需求則來自國際化社會。在日本生活的外國人或游客越來越多,有時候對日本人來說很簡單的事情,對外國人來說卻是大難題。比如去市政府辦理手續、垃圾的分類等,都可以拜托便利屋幫忙。(孫秀萍 湯瑾 陳卓)
![]() |
(責編:實習生、張璐璐)
中日經濟交流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