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日本頻道>>中日經濟交流網>>文化採風

你踩雷了嗎?日本地鐵禮儀:不喧嘩不飲食不插隊

2015年09月16日15: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出門在外,文明先行”。很多去日本的游客,都會對那裡的地鐵印象深刻,因為車廂通常很安靜,幾乎沒人大聲說話和打電話。在日本乘坐地鐵,應該注重該國的地鐵禮儀,像是在車廂裡大聲喧嘩、吃東西、插隊、卡門前站,耳機太大聲,感冒不戴口罩等,都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在日本坐過地鐵的乘客,你有踩雷嗎?

東京地鐵的搭車禮儀系列海報,反映出日本人教育孩子要為他人設想、不造成“迷惑”(困擾)的精神。除車內不喧嘩、不飲食、不插隊、不卡門前站之類的基本禮儀,還提醒乘客把背包挂胸前避免撞到別人,把濕傘收好以免弄得他人的腳濕漉漉,耳機音量適中、感冒戴口罩、月台拖大行李注意旁人等細節。

“在電車內講話太大聲”似乎是各國游客通病。大概是因結伴同行旅游,喜歡利用搭車空檔回味剛才的游玩心得,或討論接下來的攻略目標,一時忘我地提高音量,在被按下“靜音鍵”的日本電車內顯得突兀。

有媒體報道稱,一般年輕媽媽推著兒童車乘坐地鐵時,都會堅持站在輪椅兼娃娃車專用的空間,即便車內有很多空位。即使在沒有專用娃娃車空間的車廂,日本媽媽通常選擇站或坐在靠門邊的位置。

資料圖:日本東京地鐵車廂。

資料圖:日本東京地鐵車廂。

據悉,日本的通勤地鐵,以兩排背對窗戶的長條椅為設計主流,中間是一條長通道。但四、五歲幼童坐的娃娃車體積不小,採購物品成外挂配件,幾乎佔掉通道的三分之二。然而隨乘客愈擠愈多,娃娃車勢必成為車廂內大障礙物,進退兩難。最后要下車,娃娃車輪子難免輾過幾人的腳指或磕碰他人腳后跟。

沒任何明文規范不准娃娃車停在車廂通道中間,但日本人寧可自己累一點也要尊重其它乘客的作法,令人敬佩。

(責編:袁蒙、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