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在日前的一次有關促進女性權益的會議上決定,採取措施推進落實“讓女性兼顧工作與生活”的方針。對於積極配合政府的企業,日本政府將在國家項目招標中給予優惠政策。具體來說,在參與國家項目招標時,對於管理職位中女性比例較高或男性職員積極休育兒假的企業,政府將根據一定的標准予以加分,期待以此改善女性的就業環境。據悉,該方針將從今年4月起正式實施。
日本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日本勞動人口開始下降。為增加勞動力,安倍政府一方面謹慎引進技術移民,一方面希望將日本女性從家庭中解放出來,擴充勞動力市場。這也是安倍政府提出的刺激經濟增長的新“三支箭”中提出減少兒童撫養負擔的主要原因。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2015年度《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顯示,日本的男女平等程度位列世界145個國家中的第101名,在發達國家中處於最低水平。據日本共同社近期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5年10月,當初在《男女就業機會均等法》政策鼓勵下進入大型企業當管理培訓生的女性中約80%已離職。《男女就業機會均等法》於1986年實施,其目的在於消除錄用、升職等方面的女性歧視。由於該法的實施,企業開始錄用女性管理培訓生。但由於企業加班成常態、加之日本政府讓女性兼顧家庭與工作的支持政策作用有限,因此,得益於《男女就業機會均等法》而被錄用的第一批女性管理培訓生中的大多數人最終都沒能留在職場。該法實施約30年來,日本女性經濟地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遠遠落后於其他發達國家。
近年來,日本晚婚、不婚的人不斷增加,經濟不景氣導致丈夫的收入無法支撐整個家庭的開支,日本女性較以往更期待通過參加工作改善經濟條件、實現自身價值。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在2010年實施、針對日本國內單身男女5年一次的《關於結婚與生育的全國調查》顯示,作為理想的生活方式,單身女性選擇最多的是結婚生子后再就業,佔比35%﹔希望結婚生子后不必辭職的佔比31%﹔希望婚后成為全職主婦的佔比20%。
作為促進女性就業及少子化對策的有效方式,日本政府將“讓女性兼顧工作與生活”寫入去年11月制定的一項緊急對策中。安倍政府強調“期待企業改變意識,在整個社會推動讓女性兼顧工作與生活的環境”,但現實問題是,日本企業在錄用畢業生時仍存在性別歧視。另一方面,日本目前無法進入幼兒園的兒童超過2萬人,讓全職媽媽無暇分身、回歸社會。盡管安倍政府大力推進女性就業,但如何切實有效地改善女性就業環境、真正讓女性可以兼顧工作與家庭,依舊是一個嚴峻的課題。(賈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