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日本頻道>>中日經濟交流網>>政治熱點

日本隻有回歸“大和”本色,才能國泰民安

2016年08月09日14:20  來源:中國網

日本隻有回歸“大和”本色,才能國泰民安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

8月6日,新世界出版社邀請日本史學研究者、女作家鬆岡環女士共同參加《南京:被撕裂的記憶》中文版權簽約儀式,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出席儀式並致辭。陸局長在致辭中介紹了對鬆岡環女士的事跡及該書的感想,並就日本當下的政治動向發表了見解。

以下是陸局長致辭原文:

近代以前的日本,准確地說是明治維新以前的日本,對自己的亞洲身份是比較認同的,他們虛心向中國學習,特別是唐朝時,日本向中國派遣遣唐使等積極吸收中華文明的營養,建設與發展日本。

明治維新后,在帝國主義時代,日本奉行脫亞入歐政策,從此日本迷失了初心,迷失了方向。圍繞日本向何處去日本出現過兩種截然相反的政策主張,一種是“小日本主義”,主張日本應該埋頭自我發展,建設親和文良的日本﹔另一派則是“大日本主義”,主張對外擴張,開疆拓土,“開拓萬裡波濤”。

可惜小日本主義的聲音太弱,大日本主義借助兩次世界大戰,軍國主義迅速膨脹,日本走上了一條攻擊型道路,大日本主義幾乎將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后的社會發展成果毀於一旦。特別是二戰時的日本,在軍國主義的統治下,簡直就是瘋子。以南京大屠殺為標志,日本你軍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大罪。日本右翼為叫做幅館卓哉的老人,他1924年曾多次看到日本人屠殺中國人,心裡很痛苦。不久前,他與中國學者座談時深有感觸地說:“日本人在中國做了太多的惡事,需要用兩百代來償還。”

日本有位政治家叫石橋湛山,他是戰后日本第55任首相。他就是“小日本主義”的積極倡導者與實踐者。戰后的日本通過小日本主義,實現了國富民強,科技進步,經濟騰飛。

按照歷史的邏輯,日本本應該繼續在和平的道路上順利發展下去,造福於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但日本某些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不自量力,又做起了擴張的惡夢。

日本的歷史已經証明,每當日本擴張之心凸起,奉行大日本主義政策時,給日本民族帶來的都是大災難﹔而當日本收斂心性,走小日本主義之途時,虛心向海外學習先進技術、經驗,埋頭進行國家建設時,日本都會健康成長,人民也會享受和平與幸福。中國唐代時,日本虛心學習中國制度和文化﹔明治維新時,日本虛心學習歐美科技和文明,都取得了歷史性的社會成就。僧人有句老話,是你的總歸是你的,不是你的強求也沒有用。

人類社會本就應該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和諧共生。企圖破壞這種和平與和諧,得到的都將是災難,給別過也給本國人民帶來無盡的痛苦。

我們遺憾地看到,今天的日本在以安倍為首的政權推動下,不顧戰后國際秩序和日本和平憲法的界定,在日本推動擴張型的修憲,並且與美國丑陋政客相勾結,以購島挑起釣魚島爭端,攪局中國南海。

歷史總是似曾相識。這使我們聯想起甲午戰爭后,日本軍國主義曾經非法侵佔我國台灣等領土,但二戰后還是乖乖地歸還了中國,得到了清算。當然,由於美國丑陋政客的阻撓,使得這次歷史性的清算變成一次不徹底的清算。中國的釣魚島沒有及時歸還中國,而是由美國惡意、非法轉手給了日本,使釣魚島成為美國在東方埋下的戰略隱患,遺患無窮。現在,日本又企圖借助美國的勢力,挑戰中國的領土主權,其結果也隻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從歷史長河的角度看,中日友好佔主流。近代中日出現不友好的局面完全是由日本軍國主義、擴張主義造成的。對日本來說,軍國主義、擴張主義隻能是死路一條﹔大和民族隻有回歸大和本色,奉行和平主義,才能國泰民安,春暖花開。

最后,願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中日友好的大趨勢中來,反對軍國主義,反對擴張主義,維護世界和平。這也許就是鬆岡環《南京:被撕裂的記憶》一書中文版即將出版帶給我們的重要啟迪。(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

(責編:袁蒙、張麗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