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內閣會議2日通過了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希望通過這一計劃重啟“安倍經濟學”,使日本經濟擺脫通貨緊縮。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張季風日前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說,該計劃是“飲鴆止渴”,“對日本經濟短期有效,長期有害。”
張季風介紹說,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總規模高達28.1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02日元),資金將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口結構、補助低收入人群、為可能受英國“脫歐”影響的中小企業提供低利率融資、支持地震災后重建等。“這項經濟刺激計劃在內容上並無新意。”張季風說,從1992年起,日本實施了近20次類似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刺激計劃。此次投資的規模僅次於2009年的56.8萬億日元和2008年的37萬億日元。但是,日本此前的類似投資均沒有給日本經濟帶來預期的轉機。
張季風認為,日本政府選擇此時推出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主要有四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此前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和“新三支箭”相繼失靈。安倍經濟學實施后,日本經濟狀況並沒有好轉。從經濟增長率來看,2013年財年日本的實際GDP增長率為2%,2014年財年降為負1%,2015年財年是0.8%,三年平均增長率為0.6%,而前二十年的實際GDP年平均增長率為0.9%。
第二個原因是日本貨幣政策走到盡頭。從數量寬鬆的角度看,日本央行發行的基礎貨幣達405億萬日元,而日本GDP總量約為500萬億日元,發行貨幣量超過GDP的80%,這是非常危險的。從質量寬鬆的角度看,日本央行購買了日本三分之一以上的國債,已達上限,這種將財政危機金融化的做法也是非常危險的。
第三個原因是英國脫歐對世界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影響。英國脫歐的消息引發日本股市大跌,今后也可能對在英投資的1000多家大型日企造成很大的沖擊。
第四個原因是為了獲得國民支持,以實現修改和平憲法的目的。但是,修憲需要先提出修憲草案,然后是必須得到日本國會的眾、參兩院的三分之二以上的議員贊成,再由國民投票,獲得半數以上贊成才能成功修憲。日本修憲勢力在7月的參議院選舉中大勝,獲得了由國會提議修憲所需的三分之二議席。為了順利通過接下來的國民投票這一關,安倍政府迫切需要給國民帶來一些實惠,並且讓日本經濟狀況在短期內出現好轉。
張季風認為,該經濟刺激計劃短期有效,長期有害,對日本經濟來說無異於“飲鴆止渴”。該計劃的總規模高達28.1萬億日元,佔日本GDP總量的5%∼6%。據日本政府預計,該輪經濟刺激計劃可能在未來兩年內拉動實際實際GDP增長約1.3%。即使實現這一目標,與巨大的投入相比,這樣的收益也沒有說服力。財政政策是短期效應政策,而日本經濟的根本問題是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日本政府此次經濟刺激計劃沒有觸及日本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反而大大加重了日本的財政負擔,很難指望通過這一計劃改變日本經濟的困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