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日本頻道>>中日經濟交流網>>經濟聚焦

分析:日本為啥急於批准TPP?或影響安倍政治壽命

2016年11月07日16:36  來源:海外網

11月4日,日本眾院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特別委員會以執政黨多數贊成,通過了TPP批准案。

在此之前,執政黨與在野黨之間已經為此鬧得不可開交。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山本有二曾發表“強行表決”的類似言論,遭到在野黨的強烈攻擊,甚至其未來的政治前途也因此堪憂。這暴露出TPP在日本國內存在巨大爭議,不僅政界並未就此取得意見一致,而且日本的多數民眾也表示對其的不理解。盡管如此,為何日本安倍政府要急於通過TPP的國內審批程序?甚至要先於美國,成為TPP的第一“表率國”。

第一,TPP是衡量安倍政府執政成績的重要砝碼。盡管在日本民主黨執政時代,日本國內就已在討論與TPP相關的諸多議題,但就是否加入TPP談判,民主黨政府卻始終並沒有表態。換言之,一直等到安倍政府上台以后,日本才正式宣布加入TPP談判,並啟動相關談判工作。不僅如此,為了配合美國,盡早簽署TPP協定,安倍政府著實做了不少的讓步和妥協,甚至不惜犧牲日本農業的整體利益。

另一方面,TPP也是“安倍經濟學”的重要組成之一。眾所周知,安倍政府上台之后,隨即拋出“安倍經濟學”,后者被視為安倍政府治理國內經濟、實現經濟復蘇的標志性工程。但盡管“安倍經濟學”的內容不斷擴充,央行的貨幣發行量日益擴大,相關的政策目標也逐步提升,日本經濟卻根本沒有顯現出復蘇跡象,始終徘徊於負增長或衰退的邊緣。在此背景下,“安倍經濟學”遭遇日本媒體及輿論的質疑,安倍政府也因此備受譴責。為了實現“安倍經濟學”質的突破,安倍政府急需一場表面上的“勝利”,來表明自身執政的能力和政績。由此,安倍政府就將TPP視為最大的賭注,而國會審批就成為一場有趣的賭局。

第二,日本意在借TPP問題凸顯自身政治大國的地位。毫無疑問,自談判啟動以來,美國一直是TPP問題的主導力量,而日本也始終扮演著合作角色,積極配合美國,盡快結束談判並簽署協定。但進入國內審議階段之后,TPP相關議題在美國國內遭遇擱淺,草簽的TPP協定也面臨“流產”的危機。對此,安倍政府卻反映出異乎尋常的“興奮”,積極在日本國內斡旋審批程序。顯然,安倍政府是希望率先拿到日本國會的背書,並以“小馬拉大車”的形式,推動美國國會盡快表決並通過TPP相關議案。更為有趣的是,奧巴馬政府的多位高官也借助不同渠道向安倍政府傳遞信息,希望日本能夠在TPP問題上給予美國一定的“正能量”,而這或許也成為安倍政府放手一搏的主要動力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安倍政府對隨后的兩個月時間存在著不切實際的“幻想”。隨著美國國會及新總統選舉結果的公布,奧巴馬政府就將步入“收官期”,也是其推動美國國會通過TPP審批議案的最后階段。而在安倍政府看來,奧巴馬政府最后的執政期卻是TPP議案的“機遇期”,因為奧巴馬政府可以利用美國政治的間隙性停滯,動員不同黨派的政治勢力,一同為TPP投贊成票。

綜上所述,TPP儼然成為安倍政府的一張政治牌。它的成敗或許也將影響安倍政府及安倍本人的政治壽命。

(陳友駿,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海外網專欄作者)

(責編:袁蒙、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