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是人們最為關心的幾件人生大事之一。海外華人的婚戀困難常常受到關注,因為他們生活在異國他鄉。即使回到國內,歸僑子女在追尋理想婚姻的路上也很糾結。他們骨子裡或多或少都有他國文化的痕跡,大多數是名副其實的國際人。
童年的成長環境與教育影響著人的價值觀與一生。很多歸僑子女從小在國外長大,歸國后與其他人進入同一環境學習工作。他們不僅受過良好的他國文化的熏陶,也有比出生在他國的華裔更加濃厚的中華思想。在“中西合璧”的環境中成長的他們對於另一半、對於婚姻有自己的主意。除了性格、共同愛好等基本條件外,他們還期望自己的伴侶擁有國際視野與胸懷,最好還有相同的價值觀與人生經歷。這樣的擇偶條件,無形中抬高了標准,也給他們自己帶來了一些問題。
首先,“高標准、高要求”使得他們難以找到“心儀對象”,最終常常會選擇曾經僑居國家的人作為伴侶。
歸僑子女小程在英國與美國讀完小學,深受歐美開放的婚戀觀的影響。在她的觀念裡,如果相愛,國籍不是問題。然而回國后,她並沒有遇到心儀對象。最后不顧父母反對,與美國人結婚,返回美國發展。小張情況類似。從日本回國快10年,善解人意、形象氣質佳的小張從高中到本科一路讀下來,有過幾次戀愛但最終都以觀念不合分手。之后也並沒有遇到理想的對象。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有共同話題與默契的日本男生,開始了交往。
思想傳統的歸僑父母大多會反對子女這樣的選擇,父母認為子女的感情生活和整個家庭息息相關,希望子女尋偶門當戶對,能夠與同根同文化的中國人結婚。這樣一來溝通無障礙、生活方便,二來可以留住“中國根”。然而,作為“國際人”的歸僑子女們卻不以為然。他們的目光放眼世界,堅持著自己的信念。不過,這樣的抉擇,不但要面臨父母這一關,還要面臨今后的人生規劃等各種問題。
其次,具有事業心的歸僑子女,事業與家庭也容易沖突。在跨國婚戀中,外國伴侶需要花時間了解中國傳統習俗以便適應與中國親戚們的相處等問題,歸僑子女也會面臨著在國外生活還是在國內生活的選擇。若出國,也要面對重新擇業和適應新環境的痛楚。歸僑子女們大多有出國發展的願望,如果雙方都是中國人,能否找到同一志向的伴侶也是問題。
各種問題促使一些父母開始著急,積極為子女籌備各式各樣的相親活動。然而,感情的事情是急不得的。父母過多的參與,隻會引起子女的反感與叛逆。婚姻大事不能馬虎,在大問題上,父母應該與子女多溝通,把握大方向。當然,跨國婚姻也未必隻有麻煩和失敗。夫妻雙方若能相互理解,所有問題都將會迎刃而解。況且,一家人在一年中可以享受兩種不同文化的節日,感受不同文化融合所帶來的多種多樣的人生體驗,也是一種獨特的幸福。在被稱為“地球村”的21世紀,這樣的婚姻何樂而不為呢?(李安)
(責編:實習生、張璐璐)
中日經濟交流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