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視 頻|政治熱點|經濟聚焦|中日投資|科教信息|展會資訊|企業動態|文化採風|中日萬象|圖 片|留 學|熱 評

現在位置:中日經濟交流網>>中日萬象更新:2014年12月11日16:44

沉默與反思:還有多少日本人在調查南京大屠殺?【2】

舉國隱瞞的戰爭記憶

對於野中教授這個年紀的日本人,真實的戰爭記憶近在咫尺,因為那很可能就是他們上一代親人的個人記憶,但現實卻是,沒有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人幾乎並不知道他們的親人在中國做了什麼。

甚至,在政府的宣傳中,日本對華的侵略戰爭被稱作“日中戰爭”,讓人誤認為是兩國爭端。

“調查過的人都知道,是日本侵略了中國,中國沒有派一兵一卒來日本,也沒有對日本發動過戰爭,這是百分之百的侵略戰爭,這樣稱呼是不對的。”野中說。

實際上,在日本侵略中國期間,日本國內媒體報道中對戰爭的目的進行曲解,對真實的戰爭場景進行美化宣傳。

出版於1937年12月20日的東京報紙《朝日新聞》登載了淪陷后南京的照片,在照片中,南京市民“排隊迎接”“皇軍”的到來,在拿著刺刀的日本軍人身邊,中國小孩子一臉笑容。

在整張報紙版面最顯眼的位置,寫著“皇軍進駐,南京迎來和平”的主標題,副標題是“皇軍受到南京人民的歡迎”。

而在當時日本的媒體輿論中,日本軍隊是為了從歐洲列強的威脅下保護中國的安全,才進駐中國的。“直到現在,仍然有一些日本人堅信這就是‘日中戰爭’的真相。”野中說。

參與隱瞞日本侵華戰爭真相的,不止有政府,還有不少從戰場歸來的老兵。

每當說起自己的親人,野中教授的心情都很復雜,他的祖父和兩位伯父被征召入伍后,全都“蒙了大難”,除了死於施行“三光”政策的祖父,他的一位伯父死在中國山西,另一位伯父在日本戰敗后,流放蘇聯,並遭拘禁。

“我的爺爺和兩位伯父,在日本都是非常安分守己的好人,絕不可能成為殺人犯,但是當國家命令他們入伍,命令他們去殺人,他們無法拒絕,從而在中國做了很殘忍的事。”野中說。

“對於這樣的日本兵,或許在戰場上死去對他們是一種解脫。”他說。

由於無法面對那種慘烈的行徑,戰敗之后回國的老兵對自己在中國的所作所為集體緘口不提。“即使有很少一部分日本兵鼓足勇氣,說自己在中國殺了人,他們也會遭到其他日本兵的語言指責和暴力,特別辛苦。”野中說。

或許為了排解內疚,曾經到過中國的日本兵多數選擇用寫日記的方式記錄在中國的行為,這些日記在日本兵死后被發現,並集結成書。

在日本人藤原彰戰后出版的《記南京大屠殺的皇軍士兵們》一書中,從這些老兵的戰地日記出發,描寫了不少因為被征兵而變成殺人惡魔的普通人。

“在許多日記中,都生動描述了那些熱愛家庭、過著平凡日常生活的農民和市民,被送上戰爭前線,經過反復地被命令去干抓人、殺俘虜的勾當之后,不知不覺變得心狠手辣了。”書中寫道。

野中認為,在那些日本老兵的內心深處,或許並不認為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確的,所以在回國之后,才不願在親人面前提及在中國殺人的經歷。

“中國人那時把日本兵稱作‘日本鬼子’,對於幸存下來的不少日本兵來說,那是他們人生中最痛苦的時期。”他說。

(責編:任石、張璐璐)

DV大賽

中日熱點點評更多>>

  1. 繽紛水母世界

        在香港海洋公園山頂纜車站旁有一座以水母為主題的展館...【詳細】

  2. “大黃鴨”與游客見面

        近日,2013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霍夫曼正版“大黃鴨”在京展示...【詳細】

  3. 3D地畫群亮相長春街頭

        一組惟妙惟肖的3D地畫亮相長春街頭,讓大量市民逛街的同時也體驗到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所帶來的刺激與樂趣...【詳細】

  4. 環球金融中心舉辦“蠟筆小新展”

        2008年10月正式啟用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今年舉辦開業五周年慶祝活動...【詳細】

主編推薦



中日經濟交流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