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視 頻|政治熱點|經濟聚焦|中日投資|科教信息|展會資訊|企業動態|文化採風|中日萬象|圖 片|留 學|熱 評

現在位置:中日經濟交流網>>中日萬象更新:2014年12月11日16:44

沉默與反思:還有多少日本人在調查南京大屠殺?【3】

曲折難行的真相之路

從發現已經過世的祖父的日記開始,山內小夜子就開始感受到肩負維護歷史真相的責任。

山內的祖父也曾參加過侵華戰爭,后來因受傷而提前回國。在日記中,老人寫下了他作為一名運輸兵,於1938年1月參與了侵略南京的經歷。

“我當時很吃驚,原來老人家一直向家人保守著這個秘密。”山內回憶起,每當祖父提起在中國的歲月,都會被愧疚和痛苦籠罩。“直到他去世的那天,他都沒能原諒自己。”

戰后,在政府的宣傳和政要的言論中,不斷否認“侵華戰爭”、“南京大屠殺”等罪行,歪曲了普通日本民眾對戰爭的認知。

隨著老兵的日記被披露、出版,日本國內逐漸出現要求政府公布戰爭真相的“不同聲音”。1971年,中日尚未實現邦交正常化時,《朝日新聞》記者本多勝一前往中國採訪,回國后用一系列訪華報道揭露了日軍在中國的戰爭暴行,對戰后以“受害者”自詡的日本產生了強烈沖擊。

2001年,時任首相的小泉參拜靖國神社,次年,山內小夜子等2000多人組成日本有史以來最大的訴訟團,在東京、大阪、福岡等地對向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而日本7所地方法院一致裁定,小泉的行為違反日本憲法第20條規定的“政教分離”原則。

今年初,山內小夜子等日本二戰死者家屬、宗教界人士和愛好和平國民共600多人,再次發起對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訴訟。

即使是針對狀告首相這麼“驚世駭俗”的事情,大部分日本人的態度卻是漠不關心。實際上,不論是山內小夜子、本多勝一,還是如今仍活躍著的南京大屠殺史實調查者鬆岡環,甚至是已故美籍作家張純如,他們披露的真相都沒有成為日本民間對待日本侵華戰爭態度的主流聲音。

“大概估算下來,日本人中能夠客觀認識歷史的人大概隻佔20%,右傾化的佔20%,其余60%是漠不關心,沒有既定的立場。”山內指出,安倍上台后,日本反戰及和平的民間團體聲勢減弱了很多。

而盡管曾被判決違背憲法,安倍最近幾次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得到了大多數日本民眾的支持。

“大多數日本人還是會把參拜靖國神社當做心理的慰藉。”野中說,在日本人的宗教觀中,不論做過多麼邪惡的事情,人死之后會化身成神佛,“日本首相去參拜,是對這種化身的承認。”

野中認為,教科書和新聞媒體中對歷史真相的隱瞞,包括利用宗教達成政治目的,這些都體現了日本缺乏深刻反思戰爭的態度。

“甚至大多數日本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戰爭的加害者,他們保留更多的,是‘受害者’意識,比如廣島和長崎被投射原子彈后的慘痛爆炸、戰爭中食物的匱乏等。”他說,如果日本不消除這種錯誤的歷史認知,就無法與中國進行更深刻的交流。

“我們大多數日本國民並未意識到,其實不知情也是一種罪。”一次實地調查中,與“三光”政策幸存者對話之后,一名日本女研究生在筆記本上寫道。 (記者苑蘇文 蔣芳)

(責編:任石、張璐璐)

DV大賽

中日熱點點評更多>>

  1. 繽紛水母世界

        在香港海洋公園山頂纜車站旁有一座以水母為主題的展館...【詳細】

  2. “大黃鴨”與游客見面

        近日,2013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霍夫曼正版“大黃鴨”在京展示...【詳細】

  3. 3D地畫群亮相長春街頭

        一組惟妙惟肖的3D地畫亮相長春街頭,讓大量市民逛街的同時也體驗到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所帶來的刺激與樂趣...【詳細】

  4. 環球金融中心舉辦“蠟筆小新展”

        2008年10月正式啟用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今年舉辦開業五周年慶祝活動...【詳細】

主編推薦



中日經濟交流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