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8月6日,在科隆國際游戲展上,cosplay愛好者打扮成《星球大戰》中的角色(新華社/歐新中文)。
【影視產業盈利點:不只是票房】
提到成功的電影開發,不得不提迪士尼下屬盧卡斯影業的“星球大戰”系列。1977年至2015年38年間,“星球大戰”系列電影隻誕生了6部,但“星球大戰全球影迷慶典”從1999年開辦至今,短短15年已舉辦10屆,可見粉絲在背后強大而持續的推力。
影視產品的第一個盈利點當然是票房收益。然而票房之外,迪士尼開發服飾、文具、玩具、出版物、音樂劇、主題樂園等各類消費品,將盈利磨盤不斷擴大。據統計,2014財年,迪士尼消費品業務的收入和利潤佔整體的8.1%和10.2%。
↑圖為8月14日,在美國加州舉行的迪士尼D23博覽會上,一名女子與《星球大戰》中的經典形象合影(新華社/法新)。
據迪士尼公布的數據,6部《星球大戰》電影、小說、動畫、游戲帶動的衍生品收入高達350億美元(1美元約合6.4元人民幣),僅在首部《星球大戰》上映后的1978年一年內,星戰周邊產品就賣出超過4200萬件。星戰授權商品過去9年中有8年位列美國男孩玩具銷量第一名。
“我們會把迪士尼人物根據不同消費群體進行細分,比如針對嬰幼兒,我們會開發出Q版形象的米老鼠、唐老鴨甚至是怪獸大學裡面的怪物形象,這些形象造型會應用在嬰兒服飾、日用品、書籍等嬰幼兒產品中,”一名在迪士尼消費品部門工作的員工告訴新華國際客戶端記者,“在少年兒童的細分市場,我們會考慮孩子的性別差異,將產品分為女孩系列和男孩系列。女孩系列主要是對公主人物進行產品開發,而男孩系列則基於汽車總動員這類卡通形象,開發諸多男生喜歡的汽車玩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