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開戰的“尚方寶劍”
在朝鮮發射遠程導彈后,安倍多次公開表示,“日本安全保障環境日趨嚴峻,堅決守護國民生命與和平生活是政府最重要的責任。”
但分析人士認為,日方這種打破地區平衡的做法無益於地區乃至世界穩定,與安倍口中的“和平”恰恰背道而馳。日本政府是在用行動向全世界宣告:解禁后的自衛隊已經拿到了開戰的“尚方寶劍”。
修訂后的《武力攻擊暨存亡危機事態法》規定,“日本或與日本有密切關系的國家遭到武力攻擊,日本存亡受威脅、存在國民權利被徹底剝奪的明顯危險”的情況下,即使沒有受到直接攻擊,日本也可對他國行使武力。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在接受本報採訪時稱,“存亡危機”的界定很模糊,日本為發動武力創造了一個極具彈性的空間。
修改為《重要影響事態法》的《周邊事態法》,讓日本的可作戰范圍從周邊輻射到全球。去年4月發布的新版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對此也有佐証,“允許日本武裝力量在全球扮演更具攻擊性的角色”。
而《國際和平支持法案》的本質就是“海外派兵永久法”,日本能夠根據需要參與第三國的戰爭。
事實上,掌握了法律的主動性和彈性,就握住了戰爭的發令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