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日本頻道>>中日經濟交流網>>政治熱點

日本為何再拉奧巴馬訪廣島?【2】

2016年04月14日13:15  來源:新華社

【“不會道歉”】

針對外界有關奧巴馬訪問廣島的猜測,美國白宮發言人喬希·歐內斯特12日說,“總統和他的團隊將考慮我們的選項。一旦我們作出決定,不論結果如何,我們都能稍微詳細地說明,我們為什麼會作出這樣的決定”。他還表示,追求“無核世界”繼續是奧巴馬的“一個長期目標”。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刁大明認為,如果奧巴馬決定訪問廣島,顯然是要就其長期倡導的“無核世界”主張發表核裁軍的講話。美國是歷史上唯一實施過核武器打擊的國家,奧巴馬作為美國領導人訪問核爆地,發表核裁軍言論,足以彰顯其在“無核世界”倡議上的決心。但訪問的象征意義顯然大於實際意義,只是一種宣誓。

刁大明說,這一做法完全符合奧巴馬外交中追求理想主義的一面,應該說是與其上任之初訪問埃及、向整個阿拉伯世界的“開羅講話”如出一轍。

美國媒體普遍認為,在是否訪問廣島問題上,奧巴馬面臨兩難選擇,在考慮加強美日同盟關系、推行“無核世界”主張時,更無法忽視美國國內主流民意。

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依然認為投下原子彈加快了二戰結束進程,拯救了很多生命,如果奧巴馬訪問廣島,可能被解讀為“道歉”。

2010年8月,奧巴馬曾經派遣美國駐日本大使魯斯首次出席了在廣島舉行的和平紀念儀式,希望以此試探日美兩國的反應。此舉引起《華爾街日報》等不少美國媒體的批評,認為“派遣大使在政治上是危險的舉動”。

為此,克裡此次訪問核爆紀念公園也是小心行事,避免被解讀為“道歉外交”。當被問及是否有必要道歉時,美國政府高官稱“美日應該放眼未來,而非過去”。

刁大明認為,即便訪問廣島,奧巴馬也不會如外界猜測的那樣表示“道歉”,因為當時的決策是時任政府根據戰局發展而作出的,並且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從核裁軍的角度出發,奧巴馬最多隻可能就使用核武器對平民造成的傷害表示“遺憾”。(張偉 新華社專特稿)

(責編:袁蒙、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