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日本頻道>>中日經濟交流網>>政治熱點

專家觀點:日本如何在南海問題上刷“存在感”?【2】

2016年05月06日14:05  來源:新華社

【“夾帶私貨”】

安倍5月1日啟程前往意大利、法國、比利時、德國和英國等國訪問,為將於5月底在日本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做准備,訪問的最后一站是俄羅斯。

行前安倍表示此訪是為七國集團峰會做准備,峰會主題包括聯合反恐、推進落實全球氣候新協議與應對世界經濟等。

然而,據外媒報道,在與意大利、法國和歐盟領導人會見時,安倍均反復提到南海問題,並力圖在到訪國獲得回應。

日本外交的另一線,日本外相岸田文雄4月30日在北京訪問時表示,日方願本著日中四個政治文件的精神,堅持“互為合作伙伴,互不構成威脅”的共識。

隨后在訪問泰國、緬甸、老撾的過程中,據外電報道,岸田文雄卻反復提到南海問題是“緊要課題”,並不斷渲染“中國威脅”。

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早在3月8日就指出,日本政府和領導人,一方面不斷地聲稱要改善日中關系,一方面又不斷到處給中國找麻煩。這實際上是一種典型的“雙面人”的做法。

【軍事動作】

除了積極炒作南海問題外,日本早已通過打“擦邊球”的方式通過軍事活動介入這一地區。

去年6月,日本和菲律賓在南海舉行聯合軍演,日方一架P-3C反潛巡邏機接連兩天抵近我南沙禮樂灘附近飛行,被國際輿論看成是日本插手南海事務的一個重要動向。

此后,日菲在軍事領域頻頻互動。雙方簽署了軍備協議,日方還將租借5架教練機給菲方用於南海巡航。

不僅如此,安倍政府近年來還主動加強與越南等國的軍事合作,包括軍艦訪問、提供二手巡邏船等。

同時,日本“親潮”級潛艇今年4月3日還到訪了菲律賓蘇比克灣。這是15年來首次。

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指出,日本並沒有走到第一線與中國對抗,其做法是拉攏和慫恿部分國家,依靠軍事合作和輿論來攪亂南海局勢,以達到遏制中國的目的。

觀察人士指出,日本並不是南海問題當事國,但一系列舉動背后都體現出其欲插手南海事務、加強在南海軍事滲透的謀劃。

(責編:袁蒙、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