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俄羅斯 各方有溫差】
上世紀90年代,七國集團吸納俄羅斯為成員,成為八國集團。2014年,因烏克蘭危機,美國、歐盟等對俄實施制裁,俄羅斯也“被缺席”G8峰會,使會議再次變回G7。
關於如何對待俄羅斯,美、英、加外長4月在G7外長會前后措辭較嚴厲,但德國、法國的態度卻稍顯緩和。
德國外交部長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當時表示:“事實上,任何國際沖突的解決都離不開俄羅斯,我們(G7)將在這一年內觀察,俄羅斯是否一直發揮著這種建設性的作用,然后討論何時且如何讓俄羅斯重返(G8)。”
有分析人士認為,與美國相比,德國、法國在地理位置上更靠近俄羅斯,在能源層面對俄有所依賴,因此在對俄態度上難以與美國同步。
至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本月終於實現了對俄羅斯的訪問,並且與普京舉行了會談。日方近兩年來多次釋放希望改善與俄關系的信號,謀求與俄就領土問題取得突破。因此,在即將到來的G7首腦會議上,日本不太可能對俄發出強硬的聲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