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日本頻道>>中日經濟交流網>>中日萬象

福島核事故:陰霾背后的殘酷真相【5】

2016年06月21日16:08  來源:新華網

輿論避重就輕 集體“沉默”

令人奇怪的是,在關系民眾健康的這一重大事件當中,發達的日本媒體居然“不約而同”選擇沉默,而對於同為7級核事故的切爾諾貝利事故,這些媒體卻持續報道。

有日本民間團體比較了日媒對切爾諾貝利和福島核事故的不同報道姿態。他們指出,過去30年,日本主流媒體持續關注和調查報道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福島核事故發生后,切爾諾貝利再獲日媒關注,但幾乎看不到日本主流媒體在以往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調查採訪經驗基礎上,對福島核事故的健康危害進行深入調查和報道。”

甚至有日本網友特意寫信給新華網,感謝日文網站在揭露福島核事故真相中做出的努力,而此類報道恰恰是日本媒體被限制報道的內容。

在相關的研究領域,也存在類似情況。津田敏秀等人針對兒童甲狀腺癌高發的相關調研結果,至今沒有引起日本政府和福島縣的重視,反而招致反駁和批評。

國家的遺忘意願比災難本身更可怕

福島核事故作為人類歷史上僅有的兩次7級核事故之一,各國專家對其影響仍知之甚少。國家形象、食品安全、觀光影響、核能政策、醫保負擔、公害訴訟等,日本政府要擔心的東西不少。但在人命關天和公眾知情權面前,這些都不應成為日本當局“捂蓋子”的借口。

“國家的遺忘意願”——法國《世界報》3月的一篇相關評論,給日本政府應對核事故的“心思”做了總結。人們都希望災難那一頁盡快翻篇,但關鍵是以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現實,以什麼樣的出發點去處理善后。出於政治或其他任何目的而無視災難,比災難本身更可怕。

本著對日本國民和國際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日本政府應該採取更加有效的防護措施,及時、全面、准確地向國際社會通報福島核泄漏及其對海洋環境、人類健康等造成危害的相關情況,盡到保護國際海洋環境應盡的義務。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新華網日本頻道綜合)

(責編:袁蒙、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