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日本民眾抗議修憲。(資料圖片)
日本參議院選舉10日舉行。日本共同社11日凌晨報道稱,“修憲勢力”已獲得超過2/3多數席位,這意味著安倍在國會跨過“修憲門檻”。雖然要想實現修憲還需經過全民公投,但這一大步讓外界,特別是亞洲鄰國對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警惕不得不再次升級。
“爛牌總比沒牌好”
執政黨在此次的參院選舉中可謂大獲全勝。事實上,選前的最新民調也顯示,自民黨支持率為33.5%。民眾支持安倍政府的緣由何在?
從民調和媒體街頭採訪看,選民最關心的無疑是“經濟和就業”。安倍經濟學正是選前辯論的重頭戲。
“安倍經濟學沒有失敗”。日本《東京新聞》7月10日報道說,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將就業情況改善和訪日外國游客增加等表現良好的經濟指標作為“安倍經濟學”的成果反復強調。聯合執政伙伴公明黨也與之保持統一步調。
實際上,安倍上台3年多來,“安倍經濟學”一直備受爭議,且被指收效甚微。此次參院選舉,在野黨對安倍經濟學諸多質疑和攻擊。日本民進黨黨首岡田克稱:“幾乎所有國民沒有經濟復蘇的實際感受。”日本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則認為“安倍經濟學”擴大了貧富差距。也有民調顯示,有55%的日本人對於“安倍經濟學”表示失望。
“安倍經濟學並未達到其預期效果。不過,在其實施初期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特別是日本的大型企業得到了一些實惠。”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對外關系室主任呂耀東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安倍上台后出了一手爛牌,但是爛牌總比沒牌好。”
“安倍經濟學雖然不太成功,但是對城市和大中企業、上市企業而言,情況的確得到了改善。”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而且,安倍政府的社會民生政策很得民心。比如特別重視婦女就業、增加社會福利等。”
安倍在參院選舉的辯論中就一再批評在野黨“沒有替代方案”。正如分析指出的,日本朝野政黨圍繞安倍政府“安倍經濟學”的是非功過展開了激烈的論戰。然而,有關國民強烈關心的社會保障制度未來形態以及財源問題的討論則悄無聲息。一名日本專家嚴厲地指出,經濟辯論“始終停留在批評論戰層面,是沒有成果的爭論”。
“自民黨畢竟是日本的老牌政黨,而且曾經帶領日本走過了經濟起飛期。在沒有其他更好選擇的情況下,民眾自然會繼續支持它。”呂耀東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