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在日本福岡,首相安倍晉三發表講話。 (新華社/路透)
3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內閣進行改組,對執政黨自民黨領導層也有所調整,內閣19名成員大部分留任,此前主要框架大致保持穩定。
對這次改組,外界褒貶不一。按照安倍自己的說法,內閣改組首要任務是“提振經濟”,而對延長黨總裁任期自己則“不作考慮”,同時5名女性入閣也算“彰顯其‘女性經濟學’的成效”。
安倍所言所為,細究起來皆是套路,能有幾分可信度?
首先,內閣改組后,19名閣僚中有13人來自安倍擔任會長的保守派國會議員聯盟“創生日本”。安倍的“左膀”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右臂”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順利留任,而新入閣的又不乏曾出書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極右翼政客稻田朋美、多次參拜靖國神社的知名右翼政客古屋圭司等人。這些人事安排為安倍長期謀劃的轉變防衛政策、修改和平憲法掃清障礙,日本政壇右翼色彩無疑也將繼續加重。
日本明治大學政治學教授西川伸一認為,如今自民黨中與安倍意見相左的人士已從內閣中紛紛被剔除,無人再能為安倍的保守主義“踩剎車”。
而且,考慮到目前日本國內支持修憲的民眾並不佔多數,同時民眾對后繼無力的“安倍經濟學”並不買賬,安倍所說的“經濟為重中之重”,恐怕更多只是擺出“順應民意”的姿態、安撫人心罷了。
其次,安倍公開聲稱自己“未來兩年內還有太多的事務要處理,無暇顧及延長自身任期之事”,但此次親自提拔支持安倍延長任期的二階俊博為自民黨干事長,安倍的“小算盤”打得也很明顯:希望放大自民黨黨內現有贊成延長其黨總裁任期的聲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