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日本頻道>>中日經濟交流網>>政治熱點

安倍一意孤行強推TPP為哪般【2】

2016年11月23日14:34  來源:參考消息網

“安倍經濟學”的支柱

那麼,為什麼安倍仍然一定要堅持讓本屆國會批准TPP呢?自民黨高層指出,由於TPP被定為“安倍經濟學”的支柱,所以沒有辦法自己放棄。安倍加緊通過TPP,也是為了起示范作用,在推動別的國家時顯得底氣更足一些。

眾所周知,日本是貿易立國的國家,相較於中美,日本的國內消費能力有限,需要強大的出口拉動經濟。這就決定,日本在理論上應該積極支持所有自由貿易協定。但是,TPP顯然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合作協定,而是一直籠罩著政治色彩的貿易安排。安倍歷來把遏制中國放在各種議題之前,因此能夠建立一個包含周邊幾乎所有重要經濟體,但同時又可以把中國排除在外的貿易協定,顯然是再舒心不過。日美將一些工業化程度遠低於中國的國家拉入,而特意以中國無法滿足標准而將其排除在外,其政治用意昭然若揭。

而日本國內的各種估算,都顯示TPP對日本是利大於弊。無疑,TPP將會沖擊日本農業,因此日本農民強烈反對。盡管保守的農民歷來是自民黨的“票田”,但是安倍對此並不特別擔心。農業並非日本當前最重要的產業,農業從業人口多是老人,平均年齡已經超過67歲,農業的衰敗本來就在所難免。另一方面,由於日本人特定的消費習慣,加之相信國產農產品,即便廉價的農產品大量涌入,日本農產品也還是能夠有其立足之地。比如,日本人隻願吃本國大米,泰國產的大米在日本多是用於制作飼料。因此,日本農民的反對並不能對安倍構成阻力。

從最近的發展可以看出,比起美國來,日本對TPP的態度更為積極。安倍政策的核心是要遏制中國,支撐這個政策的兩個車輪一個是拼湊亞洲版北約,另一個就是TPP。亞洲版北約是想在地緣政治上封堵中國,而TPP則妄圖在經濟上迫使中國按日美等定下的規矩行事。這是安倍不惜犧牲國內的一些經濟利益也要大力推行TPP的目的。但是現在,曙光在望的TPP突然面臨崩潰,安倍心急火燎並不令人感到意外。TPP的終結不僅讓安倍幾年來費盡的心機打了水漂,還給了在野黨攻擊的口實。

“零和心態”不會成功

從國際大勢來說,推行TPP屬於逆潮流而動。在經濟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情況下,各國經濟聯系日益緊密,合作才能共贏,但是,TPP卻特意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排除在外,所以注定難以成功。

目前,日本國內市場萎縮,企業競爭力下降,人口老齡化嚴重,要想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無論從現實還是長遠考慮,與中國加強合作都是日本合理的選擇。但是,這卻不符合安倍的政治目的,如果這樣做,安倍的政治目的就無法實現,就是“政治不正確”。這是因為,盡管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遠超日本,但是日本輿論一直在唱衰中國經濟。日本社會目前整體上是用“零和心態”看待中國發展的,“中國之得”被視為“日本之失”,即使對日本自身也有利,但是由於認為中國能從中受益,就寧肯棄之不顧,竭力排斥亞投行就是其中一例。

安倍政府認為,適時制造對華摩擦,制造緊張空氣,才有力於激發日本國內的反華情緒,從而為自己擴軍修憲、擺脫戰后體制等凝聚社會共識。

如今,南海波瀾漸趨平息,利用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拼湊安倍夢想的亞洲版北約失去抓手,而TPP這隻“煮熟的鴨子”也飛了。在自民黨已經為安倍延長任期開綠燈后,安倍本來指望在首相寶座上實現自己的宏偉夢想,但是今后幾年卻極有可能陷入四處奔波修補漏洞的尷尬境地。如果不改弦易轍,安倍在今后的國際博弈中隻能扮演可憐的螳臂當車的角色。(記者藍建中)

(責編:袁蒙、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