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日本频道>>中日经济交流网>>中日万象

日韩是怎样让年轻球员生存的?

2017年11月08日16:21  来源:金羊网

日韩是怎样让年轻球员生存的?

广州富力队球员黄政宇(左二)与北京国安队外援奥古斯托(右二)拼抢。 新华社发

欧美外援挤压,年轻球员空间压缩

今年初,中国足协公布了U23新政,要求每队必须有一名首发U23球员,另外还对外援名额进行了缩减,从以前的3+1变成了3。令人遗憾的是,在政策的硬性“扶植”下,青年才俊并没有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在外援当道的中超联赛,中国本土球员尤其是年轻球员该如何生存的确是一个难题。不过,我们依然可以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我们的邻国日韩,同样是外援在队,日韩联赛的年轻人受到的冲击却不是像我们这么大……

新快报记者 王敌

U计划在日韩联赛都有

很多中国球迷认为,中超的U23政策是“拍脑门儿”的恶搞。实际上,2015年,韩国联赛便推行“年轻球员强制性登场”的规则,而且K联赛的U23政策带有着明确的奖惩性质,如果首发阵容中没有U23球员,那么球队的换人名额将相应减少。从明年起,K联赛将进一步收窄U计划的尺度,年龄限制从U23下降至U22。韩国足协表示,宁可牺牲成绩,也要锻炼年轻人,否则一定会输掉未来。

日本联赛也有类似的青训练级方案,但和日韩不同,日本联赛则是给年轻球员搭建了一个完整的比赛平台——J3联赛。J1联赛的大阪钢巴、东京FC等球队,都专门把自己的U23青年队送到J3联赛“练级”。在J3联赛,这些顶级联赛的梯队能够得到完善的实战训练,此外,因为日本足协允许U23球员的注册打通,许多J3联赛的U23佼佼者是可以被直接召入J1联赛的。J联赛的U23政策类似于西班牙联赛,比如皇马B队和巴萨B队都在西班牙中低级别联赛打拼。

毫无疑问,明显是J联赛的U23政策更先进,它可以让顶级球队的年轻球员有一个稳定的赛事,而且这个赛事里也不完全是U23队组成。问题在于,这种方式对经济、青训和整体足球水平的要求更高,倘若中超球队也被强制要求参加中乙联赛,那么各支俱乐部的运营开销、工作强度都会成倍增长,而且在不允许外援的中乙赛场,U23球员能得到多大强度的提升也要打个问号。相比较之下,还是K联赛的U23政策比较容易套用,只是在2017赛季,中超的U23政策的效果实在太有限。

扩大青训基础才是正道

当然,无论是像K联赛一样强制要求U23首发,还是像J联赛一样把U23球员“打包”送到低级别,最关键的环节都是青训。只有把青训基础做好,才能真正地做到让年轻球员登上舞台。

在中国足坛,真正愿意启用年轻队员的大多是经济条件不大行的“老牌”俱乐部,比如河南建业、杭州绿城,只是这些喜欢使用年轻队员的球队往往会落入成绩糟糕的困境。与之相对的则是,河北华夏、天津权健这样的后起土豪,通过大肆招兵买马、内援和外援都迅速升级,球队反而能一跃成为豪强。这种急功近利式的运营模式,也正是阻碍年轻队员成长的原因之一。

客观地看,今年中超的U23政策有些施行得太着急,导致部分球队受到了严重的困扰。年轻球员水平跟不上,会让球队在新政之下颇为难适应。据统计,2017赛季中超16队中,U23出场时间最少的球队是延边富德,只有667分钟。平均下来,每场比赛的U23出场时间只有22分钟多一点。延边队最终降级,虽然更多是因为资金链断裂,但也不能说和U23新政完全没有关系。

明年是U23新政的第二个赛季,虽然规定将更加严格,但对已经适应了一年的各队来说,势必有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准备,这个冬天也肯定会加强U23的人员储备。话说回来,U23新政的意义在于锻炼年轻球员,培养新人必然会带来成绩上的阵痛,想缩短阵痛期,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强青训。如果各球队没有想明白这点,而是继续想着应付政策,那么U23不仅起不到效果,反而还会成为巨大的拖累。 

(责编:张璐璐、张丽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