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日本經濟轉型過程中資產泡沫產生和破滅的歷史,我們得到的啟示主要是:經濟轉型期必須遵循客觀規律,否則就可能在盲目樂觀的情緒之下出台各種刺激經濟的政策﹔要盡可能避免政策失誤導致市場錯誤預期。同時,要在推進金融改革的過程中強化金融監督,防止出現監管空白,逐步減少乃至消除國家的隱性擔保。避免因金融機構的盲目競爭和濫用國家信用造成風險積聚,催生資產泡沫。
上世紀70年代的日本經濟轉型期
二戰后,日本曾出現近2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至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前GDP年均增速達到10%。1973年10月16日,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了打擊對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到1973年底,原油價格從每桶3.01美元猛升至11.651美元,漲幅近4倍。石油危機大大增加了西方大國國際收支赤字,最終引發了1973∼1975年的戰后資本主義世界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這次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產出下降了14%,日本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速都明顯放慢。
在發達經濟體中,日本受到的打擊最重(經濟增速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對石油過度依賴。與石油危機並存的,是勞動力的短缺以及工資上漲帶來的成本增加,同時為了減少公害又必須增加的環境成本。這些限制性因素,使過去日本主要依靠大規模投資和發展重化工業的發展模式難以持續,日本經濟進入轉型期。1974-1984年期間,日本的GDP平均增速降至4%。
1985年9月,發達五國(美、日、德、英、法)達成各主要貨幣兌美元匯率有秩序升值的協議即“廣場協議”。會后,各國開始實施“協調干預”(即賣出美元買入本國貨幣)。日元匯率持續升值,對其出口產生重大沖擊。1986年日本GDP增速由上年的6.33%下滑到2.83%,史稱“升值蕭條”。
1987年年中,日本從“升值蕭條”中脫身,進入新一輪景氣周期。為防止通脹,日本銀行和當時的聯邦德國中央銀行開始通過金融市場調節引導市場利率上行。日本中央銀行還准備在年底前上調基准利率以避免金融緩和過度。但是不幸的是,1987年10月19日美國紐約証券市場爆發了“黑色星期一”,股票和債券價格同時暴跌。為應對“黑色星期一”的波及影響,日本銀行不得不動員各種金融調節手段為市場提供資金,壓低市場利率,同時在外匯市場大量購入美元賣出日元以支持美元匯率。G5、G7各國徹夜聯絡協調,用24小時消除了再度發生上世紀20年代末期大危機的恐慌。但是當時誰也沒有料到的是,正是這種“政策協調的勝利”拉開了日本泡沫經濟的序幕。
(責編:任石、張璐璐)
中日經濟交流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