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日本頻道>>中日經濟交流網>>政治熱點

日本考慮“知華派”任駐華大使有何深意【5】

2016年03月15日14:34  來源:新華網

【知華不等於親華】

“知華派”人士是否就是“親華派”人士?熟悉對華事務的橫井若出任駐華大使,是否會對現有日本對華政策和中日格局產生影響?

新華社駐東京分社記者藍建中強調,雖然橫井是“中國通”,但決不能因為他是“知華派”出身就想當然地認為他會對華友好,“他們不過是知華派,絕對不是親華派,日本本來也不存在親華派”。

王泰平指出,大使代表的是國家和政府意志而非個人想法,大使需要按政府的意圖、政策行事,在國家大政方針不變的情況下,他的個人作用也是有限的。中日關系未來如何,還取決於現在的日本政府。當然大使在日常接觸、工作當中,也可以發揮一定的主觀能動性。

周永生認為,目前來說,一個大使的地位和影響力不足以影響中日關系,最重要的還在於日本高層的運作。“知華派”了解中國情況,但是他們的基本立場還是站在日本政府的立場上,是為國家利益服務的。

楊伯江強調說,橫井在華豐富的工作履歷,可以讓他容易理解中國情況和中日關系歷史、現狀,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在政策和姿態上是親華的。“知華派”絕不等於“親華派”。首先,他作為日本政府的高級外交官,代表的是日本的國家利益、體現的是政府的政策意圖。只是鑒於他對中國情況和中日關系的了解為他開展對華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他和中方溝通的效果可以期待能更好一些。

其次,當下世界主要國家,在外交上都有把國別外交放到整體外交中去處理的趨勢,日本對華關系的處理也更強調放到東北亞、亞洲以致世界的全局中去考慮,這和過去是不一樣的。某個外交官員在哪個國家長期工作,可能就會因為對該國有深厚而獨特的感情,思考問題時就可能缺乏一種全局觀。自小泉時代起日本外交系統打壓“中國幫”,也是借口這些人有“遷就”中國之嫌。與老一代“中國幫”不同,橫井裕應該是“從日本外交全局看對華外交”的。

再者,冷戰后特別是21世紀以來,日本外交越來越趨於現實主義、實用主義,國內社會的保守化、政治的右傾化在對華政策和關系上也有充分體現。在領土爭端、歷史問題等方面,日方態度空前強硬,這樣的國內政治大背景和社會整體氣氛以及安倍現政權的整體姿態,必然會對大使對華工作產生直接影響。這就決定了,大使個人作用的發揮固然重要,但是上述大背景他無法脫離。大使換人固然重要,但大使的作用恐怕也有一個“天花板”上限,不能過分夸大。不能指望大使換人了,中日關系就能一下子雲開霧散。在中日關系基本格局和態勢不變的情況下,要准確評估新任大使在中日關系改善中的作用,不能過度評價。

楊伯江認為,從大使工作的特點來看,駐華大使的作用更多在於通過點滴積累和潤物無聲的方式,為中日關系的改善創造良好氛圍,為各種交流與合作牽好線、搭好橋。(記者程大雨,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責編:袁蒙、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