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日本頻道>>中日經濟交流網>>政治熱點

專家:美日韓軍事結盟是危害東北亞安全的“毒劑”【2】

2016年03月18日16:18  來源:中國青年報

近年來美日韓軍事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美日韓軍事合作在美國的推動下持續升溫,盡管目前三國並未就結成同盟達成正式協議或簽署正式文件,但加強軍事合作、謀求軍事力量一體化建設卻是不爭的事實,大有構建“軍事鐵三角”的趨勢。

目前美日韓三方之間的軍事合作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協調機制。但近年來,三國防務官員頻繁接觸,商討完善和發展 “美日韓高級政策協調會”機制。2010年,美國參聯會主席馬倫呼吁日韓“跨越過去”,努力實現美日韓三國聯合演習,將三國安全合作提升至戰略級別。2014年7月,美國參聯會主席、日本統合幕僚長和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議長在夏威夷舉行了首屆美日韓參謀總長級會談,就強化美日韓三國安保合作達成一致。三國的最高軍職官員直接與會,彰顯了美日韓軍事合作的深度與力度。

美日韓三國軍事合作的核心是構建美國主導的一體化導彈防御系統。因此在眾多情報分享領域,反導情報是美日韓合作的重點,三國近年來在軍事情報共享方面也取得實質性進展。2014年12月29日,美日韓簽署了《關於朝鮮核與導彈威脅的情報交流協議》,根據協議,日韓不直接進行情報交換,代之以美國國防部中轉進行情報交流。雖然此前日韓之間的《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未能簽訂,但借由美國的中轉,兩國在對朝監視合作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由於美韓、美日已於1987年、2007年分別簽署了《韓美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和《美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美日韓事實上已經形成了三國聯合導彈防御的基本架構。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2015年11月23日表示,日本正在討論引進美國“薩德”導彈防御系統。日本時事社報道稱,日本防衛省計劃於2019財年開始的下一個五年計劃中引進“薩德”系統。朝鮮進行第四次核試驗后,美韓重啟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問題的磋商。這意味著韓國很有可能繼日本之后被納入美國的亞太導彈防御系統。

另外,在應對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方面三方也取得了進展。2015年4月16、17日,美日韓在華盛頓舉行防務會談,三國防務官員主要就“對朝政策及涉朝軍事情報共享”“韓國戰時作戰指揮權推遲移交”“《日美防衛指針》修訂”“國際人道援助、災害救助、海盜應對和‘伊斯蘭國’對策等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四項內容進行了磋商。

與此同時,日韓在歷史問題上也取得重大和解,兩國關系更近了一步。2015年12月28日,韓日就困擾兩國多年的慰安婦問題談判達成一致。日本政府承認在慰安婦問題上負有責任,安倍晉三則以內閣總理大臣的名義道歉,而韓國在慰安婦問題上將不再發難日本。

韓日在歷史問題上取得重大和解,幕后推手正是美國。也難怪2016年1月13日,安倍晉三在接見到訪的韓國議員代表團時提出,應以此次朝核試驗為契機加強韓日及韓日美安保合作。1月22日,安倍在演講中表示“韓國是與日本擁有共同戰略利益的最重要鄰國,將構建兩國新時代的合作關系”。3月1日,日本國會通過了高達5萬億日元的防衛費預算。在同一天的國會演講中,安倍晉三再次提出修改和平憲法,全面解禁集體自衛權。

美日韓軍事結盟不能帶來東北亞安全

在美日韓之間三對關系中,美日、美韓都是緊密的軍事同盟關系,而韓日只是“伙伴關系”。因此,美日韓軍事結盟取決於日韓是否結盟。一旦日韓結成同盟關系,美日韓軍事同盟也就自然形成。美國推動三國結盟是其“重返亞太”戰略的一部分,日本結盟的主要動力是拉攏韓國對沖中國崛起,韓國則主要考慮應對朝鮮半島局勢惡化。如果朝鮮半島局勢始終事端頻頻,韓國與日本結盟的意願就會強化。如果半島局勢穩定,韓國則會減緩或者放棄與日本結盟。

鑒於日韓兩國在殖民歷史、慰安婦等問題上的積怨以及兩國存在領土爭端,美日韓軍事結盟要從構想走進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此外,韓國擔心美日韓結盟會影響中韓關系。畢竟中國是韓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與日美合作、疏遠中國,嚴重損害韓國的根本利益。

可以預計,日韓兩國因戰略目標的分歧和缺乏互信,短期內美日韓三邊軍事同盟形成的可能性較低。值得警惕的是,在如朝核問題、軍工合作、公海協作、對華輿論施壓等具體議題上,美日韓三邊協作正在加強。但隨著亞洲各國不斷深化合作,在經濟層面“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各國不僅是利益共同體,更是命運共同體。

美國聲稱維護東北亞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卻一直充當亞洲安全的最大外部干涉力量,其作用的消極面時常多於積極面﹔日本屬於亞洲國家,卻借美日同盟“夾帶私利”,在“軍事正常化”的錯誤道路上漸行漸遠。伊拉克、阿富汗的亂相叢生和朝鮮半島的持續緊張,証明拼湊美日韓軍事同盟開不出破解難題的“靈丹妙藥”,反而可能成為進一步危害東北亞安全的“毒劑”。美日韓軍事結盟,隻會重現冷戰式的集團對立,進而惡化亞洲的整體安全。

實現東北亞安全,歸根結底要靠東北亞國家來解決。在2014年舉行的亞信峰會上,中國領導人首次提出“亞洲新安全觀”,倡導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續安全,積極探討建立亞洲安全與合作的新架構。作為亞洲國家,中國的安全與亞洲的安全息息相關,中國有責任和義務為東北亞地區安全機制的建設貢獻力量,提供滿足東北亞國家最大公約數的公共安全產品。

(作者慕小明 單位: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

(責編:袁蒙、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