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日本頻道>>中日經濟交流網>>政治熱點

G7外長廣島獻花 日本為何塑造“核受害者”形象?【3】

2016年04月12日1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背后企圖難實現】

日本民眾抗議政府核政策

日本民眾抗議政府核政策

但此前分析指出,美國政府對日方提出要發表宣言的內容持警惕態度,擔憂美國被塑造成“加害者”形象,並對奧巴馬今年5月出訪廣島一事,趨於謹慎。

作為戰后首位到訪廣島的美國國務卿,克裡並未如日方所願、就美對廣島投原子彈一事道歉。韓國外交部方面也曾強調,一個國家若擁有或生產超過本國所需核材料,將給本國和他國的安全帶來威脅。

安倍政府則對《廣島宣言》十分重視,更計劃將G7外長會議的成果,作為G7峰會首腦宣言的“核心內容”。其背后,包含多重意圖。

對於日本再次自揭核爆的“傷疤”,有觀點稱,這是安倍政府依時勢轉移視線、掩人耳目之舉。

一方面,安倍政府繼續渲染“受害者”情緒,以期淡化國際上對日本核材料的聚焦﹔另一方面,日本民眾反核意願十分迫切,要求政府在核問題上持謹慎態度,故安倍政府此舉也是為了安撫民意,緩解國內執政壓力。

特別是隨著新安保法的正式實施,以及自民黨修憲計劃的展開,日本軍事化進程正在不斷提速,一些右翼分子口中的“核武器制造”等擁核言論,已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及高度警惕。安倍政府的做法,恐難粉飾太平。

(責編:袁蒙、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