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日本政府設置的輻射測量儀上“一切正常”,首相安倍晉三信誓旦旦核污水“得到控制”“完全沒問題”﹔另一邊,民眾自發在福島測得的輻射值是那個“正常”值的8到10倍,核污水仍在流入大海……
5年以來,福島核事故影響不斷發酵,日本政府卻異常“淡定樂觀”,對福島兒童數十倍於平均水平的甲狀腺癌發病率,也斷然否認其與核泄漏的關系。
5年過去,對於受害者,對於周邊受影響國家,日本沒有給出應有的交代。福島上空仍然疑雲重重。
其實,自災難發生起,“福島之問”就從未間斷,不僅從未被解答,反而越積越多。日本方面有意無意對事實淡化處理,幾乎成為相關國際機構和專家的普遍觀感。
比如,在事故初期,國際原子能機構缺乏相關信息。為此,機構總干事本人親往日本向政府了解情況,日方才提供更多相關信息。俄羅斯防輻射科學委員會成員瓦列裡·斯捷潘年科也曾多次詰問日本同行,為何不對福島核災民進行人口劑量回顧性分析,但他們要麼選擇沉默,要麼語焉不詳。
直到今天,缺失一手資料、缺乏獨立調查,福島核事故作為人類歷史上僅有的兩次7級核事故之一,各國專家對其影響竟仍所知甚少。那些承受著痛苦與孤獨的甲狀腺癌患者家庭,始終被忽視和邊緣化。
“國家的遺忘意願”——法國《世界報》3月的一篇相關評論,給日本政府應對核事故的“心思”做了總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