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日本頻道>>中日經濟交流網>>經濟聚焦

“安倍經濟學”正令日本中產階級消失?

2016年05月30日15:48  來源:新華網

二戰后,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形成中產階級隊伍龐大的“橄欖型”社會。但近年來,“安倍經濟學”未惠及民眾,造成貧富加劇,加上人口老齡化嚴重,社保負擔沉重,就業形勢低迷,中產階級逐漸向社會底層“下沉”。日本社會結構逐漸向“金字塔”變型。

【每3個家庭中就有1個家庭無存款】

日本國稅廳的統計顯示,2014年,日本“貧困群體”約1139萬人,較1999年的約804萬激增42%。安倍政府2012年底上台,到2014年短短兩年時間,日本“貧困群體”又增加約50萬人。

吃低保的赤貧階層也在擴大。厚生勞動省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底,領取低保的家庭達163.4萬戶,總人數為216.6萬人,雙雙創出新高。

長年關注日本社會貧困問題的日本律師聯合會前會長宇都宮健兒對新華社記者說,日本零儲蓄家庭佔比已達約30%,而在上世紀80年代,這一比例僅為5%,“如今,每3個家庭中就有1個家庭無存款”。

零儲蓄家庭激增,主要由戰后嬰兒潮一代老人(1946-1964年出生)“儲蓄被蠶食”所致。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嬰兒潮一代老人跌入貧困線以下。他們一方面得接濟因經濟低迷而收入低下的子女,又得照顧長壽的父母,這種“夾心”狀態讓他們原本用來養老的儲蓄逐漸見底,經濟上日益窘迫。

【貧富差距加大】

一邊是不斷增加的貧困人口,另一邊卻是在安倍政府上台后,日本大企業和富裕群體財富屢創新高。

財務省的統計顯示,2014年度,日本約5000家大企業留存的利潤達299.5萬億日元,同比增加14萬億日元,連續8年創出新高。美國《福布斯》雜志日前發布日本富豪榜顯示,日本前四十大富豪的總資產2015年度飆漲至15.4萬億日元,在安倍政府執政的4年內翻了一倍以上。

(責編:袁蒙、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