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頭十年,修憲行動被嚴重打斷過一次。2009年自民黨淪為在野黨,直至民主黨在2012年底的眾議院選舉中失去政權。但隨后安倍二次執政,修憲成為他在自民黨內部發誓“隻能贏、不能敗”的核心目標。近4年來,安倍的種種經濟、政治和外交政策,無論方向和節奏如何,都圍繞著這一核心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安倍顯示出老辣和決然,令在野黨和“護憲派”幾乎無力抵抗。尤其在政壇主流位置上,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自民黨前干事長野中廣務等保守派泰斗老矣、去矣,他們對戰爭殘酷性的深刻認識已經成為過去,恢復“正常國家”成為修憲的“政治正確”。
下邊,安倍政權要解決的是修憲的策略和節奏。正式修憲要過兩大關口:在參議院和眾議院表決時都獲得三分之二贊成票,憲法修改草案才能獲得國會批准﹔之后該憲法修改草案還需要在全民公決中得到大多數人的贊成。據日本媒體報道,自民黨早在2012年就已經擬定了一個修憲清單,憲法條款中有25項被圈記成“尤其重要”的需要修改項目,包括“第九條”(要刪除規定不保持戰力和否定交戰權的兩項),“前言”(要全面修改)等。由於擔心直接修改“第九條”遭到強烈反彈,自民黨考慮分兩步走,首先爭取在緊急事態條款和環境權等條款上過關,之后瞄准“第九條”展開決戰。一名安倍的幕僚說,“讓國民先體驗一下修憲。當他們明白‘並不是那麼可怕’之后,第二次修改再對准真正的難題。”
眼下,修憲的“封印”已經撕開,籠門即將打開,放出來將是什麼猛獸?可以肯定的,那不像安倍所說,是一個“積極和平主義”的鴿子。
夏文輝(國際問題學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