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日本频道>>中日经济交流网>>中日万象

等待东京奥运会开启的中国年轻人【2】

2020年07月29日16:15  来源:中国青年报

7月23日,东京奥运倒计时再次转到一周年时,伦敦残奥会轮椅马拉松选手花冈伸和在线上活动中和志愿者交流,他把自己的传奇人生拆解,展露出“只是一个努力的普通人”。这让侯嘉怡受到触动,“这位有点帅的叔叔在日本很有影响力,如果奥运没有延期,他应该在忙着解说奥运会的田径比赛。”和所有志愿者一样,花冈伸和也在等待东京奥运会重启,“请把等待转化成能量,在明年开幕时爆发出来吧。”

等待,于京都大学建筑专业在读博士刘媛来说,意味着另一次机会。此前,因硕士答辩中断线下培训的她“好像失去了志愿者身份”,“培训前要求不能中断”和“再也没收到过线上课程推荐”让她感觉自己错失了机会。毕竟,“一直在学校里缺少和社会的接触”正是刘媛报名奥运志愿者的原因,且一次线下培训经历,也让她看到了不一样的日本。

东京奥组委最初发布志愿者招募消息时,志愿者需自己安排住宿并负担费用、原则上服务天数超过10天等招募条件,社会舆论出现了批判意见,但报名人数仍大幅超过原定8万人的目标,其中,日本国籍以外人士接近四成。

去年夏天,在大阪线下培训时,数百号人,6人一组,在刘媛的组别里,就有日本、中国、印度3个国家的志愿者,职业上,学生仅两人,还有两人是企业管理层,“就培训现场而言,原本以为会占多数的学生和家庭主妇不多见,反而有很多职场打扮的人。”抱着对日本职场“加班文化”的固有印象,刘媛主动问起两位组员的初衷,“他们在公司里职位比较高,希望来当志愿者为员工作出表率,他们想改变一些观念,让大家把时间适当放到一些社会活动中,也是一种尝试。”

提前“上岗”的志愿者

为了年初的硕士答辩,刘媛放弃了第二次线下培训,也没能回家过年。不料疫情暴发,先后困住了家人和自己,半年前回家的同学现在还待在国内,无法返校;为家人囤的口罩突然成了自己的刚需,看到日本的老师和同学有需求,她便主动放了一盒50片的口罩在研究室,解了燃眉之急。

同样经历反转的还有张峻铖,1997年出生的他到日本留学已经4年,东京奥运会他被分配到奥运村提供语言服务。这几天原本应是他最忙碌的时刻,他很期待在奥运村见到国乒天团,也希望能为各国运动员充当交流的桥梁。可疫情的出现,不仅推迟了奥运,也让东京的热闹“降了温”,曾经以拥挤著称的东京地铁,疫情严重时,“一长列车厢里就十几个人”。游客锐减,此前在药妆店兼职的张峻铖只能换到快餐店打工,眼见快餐店生意越来越好,城市里的人也似乎找到了一种新的生存节奏。路杆上依然挂着东京奥运会的图标,只是为它驻足的人越来越少。

疫情是解开一切乱麻的关键,也让不少“志愿者”没等奥运会开幕就已经上岗。

张峻铖记得,2月初国内疫情严重时,他从日本搜集到一些N95口罩,回国后在新闻上看到“一枚N95口罩换20枚普通口罩”的消息,便立马把手上的N95全部捐到了医院,“一个没换”。结果回到日本后不久,口罩再度紧缺,一个向中国捐赠口罩的日本城市陷入口罩荒,他再次捐出没拆封的一盒口罩,并附上一封信,“我是一名来自中国江苏的留学生,前段时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暴发,导致了中国的口罩库存告急,很感谢贵市提供的帮助。近日,中国的疫情得到了良好控制,但是日本部分地区的疫情越来越严重。我在网上看到贵市口罩告急的新闻,打算捐出自己手中的口罩,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是一片心意。愿共渡难关,中日友谊长存。”

对张峻铖而言,志愿者精神能追溯到儿时在小区里免费修小家电的叔叔伯伯。即便心心念念的奥运会尚未开启,但他期待能尽早站到奥运村的志愿岗位,和会说四川话的日本爷爷一起为选手提供帮助,线上的手语课程和一门新的语言,正是他给自己这一年的等待布置的“课程”。

自称对奥运会“上瘾”的侯嘉怡也在为明年奥运作准备,她曾到自己原定传递火炬的地方去“踩过点”,“在一个警察局门口,可以看见很美的山”,她目睹过的圣火“只有巴掌大”,神奇的是,它能点燃手中的火炬,再一棒一棒接力变成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熊熊燃烧的主火炬,“如果这一幕最终实现,承载了人类和疫情抗争的奥运会,意义又会更加不同。”

本报上海7月27日电

(责编:张璐璐、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