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董事長鈴木修18日在日本國土交通省記者會上做報告
【或將傷害行業長遠發展】
多家日本車企深陷尾氣和燃效造假,引起日本國內外消費者如潮惡評。一些日本網民表示,希望能夠對所有在售車型都進行測試,並且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監督。韓國有網友更是憤怒地表示,以后再也不會買日本車。
新華社駐東京分社記者錢錚告訴新華國際客戶端,出現數據“作弊”的根本原因是日本汽車燃效測定的制度存在問題,目前基本以廠家自己申報的燃效數據為主。日本國土交通省相關人員說,讓日本政府從頭開始測定,太耗費時間和人力,但如果還是一直使用企業提供的數據,很難避免造假問題再次發生。
除了汽車業的“大地震”,近年來,日本政壇和科研領域也曾出現“造假”現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