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三菱汽車社長相川哲郎18日宣布辭職
最近,日本汽車行業被推上“風口浪尖”。鈴木、日產相繼曝出尾氣排放超標,三菱公司也深陷燃效數據“篡改門”。暴跌的股價、銳減的訂單迫使三菱汽車公司社長相川哲郎18日上午宣布辭職。
日本制造曾以優越的性能和可靠的質量,被不少消費者視為“良心產品”,然而近年卻屢屢陷入造假泥潭,是什麼讓原本聲名赫赫的“日本制造”誠信缺失?以后日本汽車還能不能買?
【造假問題波及海內外】
上月20日,三菱被曝光至少篡改4款在日銷售微型車的燃效數據,實際數據比所顯示的數值高5%~10%,持續時間長達25年,涉及車輛或超200萬輛。曝光后,三菱股價大幅跳水,日均訂單也大幅銳減。
揭露三菱燃效造假的,是計劃收購三菱汽車3成以上股權的日產公司。丑聞曝光后,日產將以遠低於預期的價格完成收購,可謂是一場再劃算不過的買賣。
然而,原本“春風得意”的日產,卻沒料到自己陷入另一場丑聞中。
據韓國環境部16日消息,韓國日產旗下一款柴油車Qashqai(中文譯名逍客)涉嫌尾氣排放造假,環境部將下令停止銷售這一車型,並召回已售出的814輛該型號汽車,還將以涉嫌違反汽車尾氣排放標准和汽車認証規定為由將韓國日產社長菊池毅彥訴至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