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日本频道>>中日经济交流网>>政治热点

大和号体现日本社会复杂情绪

2015年04月13日16:38  来源:文汇报

由于姊妹舰武藏号在五个月前的莱特湾海战中灰飞烟灭,在1945年4月7日那天,正急速奔赴冲绳的大和号战列舰已然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最强”战舰。不过,这艘被视为“大和魂”之象征的巨舰即使是在其服役的最后一天,也没能取得任何值得一书的战绩。在九州西南方向的坊之岬冲,这艘当年花费了日本年度总预算4%的战舰在葬身海底前仅仅击落了3架美军战机,甚至就连中弹数也与同辈的武藏号相去甚远:在莱特湾,后者身中44发炸弹、9枚火箭弹和25支鱼雷后才告沉没,而大和号仅中“区区”19弹即告不支,“天一号作战”未成而与2600名士兵沉入大海。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者,于此为甚。

然而,不论是在航母派和巨舰派进行激烈争论的二战前,还是在和平安稳的七十年战后岁月中,日本人对“大和舰”的看法总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在批评者看来,这艘耗资甚巨的战舰不过是“巨舰重炮主义的妄想”,早在二战当中,它就因为很少投入战场而被戏称为“大和豪华旅馆”。1987年,大藏省主计官田谷广明还不忘在新干线整修预算听证会上将大和号从坟墓中拉出来鞭挞了一番:当时,反对修建青函隧道的田谷将其与大和号、伊势湾开拓工程并称为“昭和三大蠢物”,一时引得舆论大哗。然而,另一方面,很多日本人对于大和号这一迎风破浪的“符号”仍然念念不忘。时至今日,在纪念展厅和宣传册中还常常将其描绘为当时最强大的战舰,和零式战机并列为日本工业技术的结晶与瑰宝。动漫作品《宇宙战舰大和号》(后改编为真人电影)无疑就是这种难以抹去的“自豪感”的体现,剧中新开发的“大和号”宇宙战舰正是从大和号战列舰沉没之处破海而出、直入天际,毫不遮掩地展现出一派所谓的“山樱落去复盛开”的“大和心”。

无疑,这两种大相径庭的看法至今仍然共存于当代的日本社会之中,相对而言,后者的拥趸可能还要更多。2009年,在大和舰的出生地广岛县的吴港,当地政府和工商协会还共同成立了“大和舰打捞准备委员会”,并就是否应当打捞起遗骸广泛征求意见。反馈的结果是60%的受访者表示支持,希望在打捞后将其供养起来,而另外40%的人们则表示还是让它静静地长眠海底为好。可想而知,一旦打捞起大和号,其残骸绝非会仅供遗属凭吊之用。参照1979年从爱媛县久良湾打捞紫电式战机的先例,到头来难免会将其粉刷一新,再送入博物馆供游人观瞻。以东邻的一般心态观之,大和舰的庞然船体一旦再次浮出水面,想必也不会被用来自曝其短,届时如织游人的所见所感,恐怕也与70余年前大和舰试水时欢呼雀跃的日本国民差别有限。

(责编:任石、张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