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日本頻道>>中日經濟交流網>>經濟聚焦

探究日本制造業的神話【5】

2015年03月30日16:22  來源:新華網

【迷日貨不如強自身】

姜德春認為,到國外旅游的國人,能夠認識到國產的一些產品還有不足是件好事,但對外國的東西趨之若鹜就有問題了。他說,比如內衣,真正產於日本的,化纖品居多且價格較高,而中國產的是純棉,還便宜,如果這樣還選日本產的,可謂愚蠢。在日本購買的食品保健品、家電(包括馬桶蓋)以及醫療消費(癌症的體檢等),名不副實的不少,但中國人好面子不對外人說。此外,商品的跨國保修、追責、賠償等目前沒有制度和法律保障。

他指出,能夠到國外旅游又有購物能力的國人,恐怕事業有成的不在少數,那麼,他們面對國外產品能夠知恥而后勇,把對國外產品的鐘情變成自己在事業上更進一步的動力才是正解。而政府部門對這種現象應向著有利於本國的方面引導,旅游者做過了頭可以採取必要的措施(比如關稅)加以限制。因為,大量消費力的流失,也意味著國內稅收和就業的流失,更嚴重的,還會削弱國人對本國的認知。

姜德春特別提到日本對本國產品的保護。他介紹說,網購在日本也很盛行,包括從海外網購,但是所有網購都要經過海關檢查,超過規定價格的,補交稅款后方得放行﹔違反日本食品藥品標准的,直接沒收銷毀。對水客及游客隨身帶的商品同樣如此。

筆者發現,實際上,很多在日本銷售的商品都是“中國制造”,但是按照日本標准生產的。例如在百元(日元)店中,大量的鍋碗瓢盆、五金工具等日用雜品都物美價廉,相當於人民幣5塊多錢就能購買。這說明隻要中國制造業嚴格按照標准制造,完全可以造出合格的產品。

筆者曾參觀過不少日本制造工廠,對日本工人認真、細致的“匠人精神”深有感觸。日本的學前和學校教育體系,不會教給學生任何具體的職業技能,但卻會無孔不入地植入這種“匠人意識”,從小培養孩子對鑽研技術的興趣。

不過,姜德春認為,中國不缺乏技術工人,也不是技不如人,而是缺乏使企業經營者從中受益的機制,缺的是讓技術工人發揮聰明才智的機制、體制。在市場經濟、自由、公正競爭的機制下,隻要消費者、政府及企業合力形成一種讓假冒偽劣無處藏身的氛圍,中國制造業的局面就會大為改觀。

(責編:任石、張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