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是怎样被歪曲的?
民意有时是个隐身人,你看不到民意,但谁都可以把它放在嘴边,把自己的意见装扮成民意。有人被这种假象蒙蔽,称民意自古就是非理性的,西方一些舆情专家在分析某些民意测验时常常责怪“民意脑瓜迟钝,两眼昏黑,优劣难分”。美国早期政治家汉密尔顿曾说:“人民是扰攘多变的,他们极少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但不容否定的事实是,许多民意测验往往被某些阴谋家所利用,借助民意的嘴巴散布错误主张。这不是民意错了,而是民意被践踏、被歪曲,有些媒体则充当了歪曲民意的工具。
日本右翼势力经常美化自己,制造民意拥戴的假象,实际他们以自己的谬见冒充民意。日本2013年5月以来的多次民调数据尽管调查方式有严重缺陷,得出的数据仍大体稳定,揭穿了安倍集团“受到民意支持”的画皮。比如,2013年8月26日《日本经济新闻》与东京电视台联合民调显示,对安倍内阁的外交政策,肯定的民众占53%。对安倍晋三有意允许自卫队行使集体自卫权,赞成者占32%、反对者占54%。数据表明,没有一次民调得出安倍政权有65%以上的支持率,更谈不上有稳定的70%以上的民意数据。须注意的是,这些民调访问对象(样本)数量较少,多用电话、街头面访的方式,很难达到“科学测验”的质量要求。
民意测验“用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来测量公众态度”,是了解大范围公众意见的科学途径。在媒体与民调机构的广泛使用下,民意测验已经成为国外政治生活中舆情分析的主要手段,但它也常常被误用,借以篡改民意。比如对安倍内阁经济政策的短暂的70%以上的支持率,说成是对安倍内阁奉行极右政治的支持率。例如日本青年会5月2日以问卷调查形式访问该会2300名会员,有58%的人赞成修改宪法。这个右翼组织中多数人支持安倍的政治图谋,得出这个接近60%的数据是不奇怪的。另外。民调抽样数量少,不能覆盖“全民”的范围。真正的民意测验必须在全国或主要省区范围抽样,根据选定省区的人口总量合理分配样本,总样本不能少于一万个。日本民调大都是在东京、大阪等中心城市进行的,删除了占全国50%人口的中小城镇和农村,根本不是全国性民意测验。
(责编:实习生、张璐璐)
中日经济交流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