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日本频道>>中日经济交流网>>中日万象

“日本八路”被俘由冈村宁次亲自审讯 英勇就义【2】

2015年12月18日13:43  来源:解放军报

1937年暮秋,第129师官兵在晋东北驻地遇到一个被打散多日的日本兵。他蓬头垢面,正伏在池边喝水。大家反复警告:“缴枪不杀”,可他听不懂中国话,负隅顽抗,冷不防射倒我数人,不得已只得将其击毙。

面对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及“大和民族优越论”长期影响的顽固敌人,1937年10月6日,八路军政治部发出《关于开展日军政治工作的指示》指出,平型关战斗和游击部队经验,日敌非拼死不肯缴枪,这虽由于民族隔阂和日本军阀欺骗,但过去华军没有进行敌军政治工作,也是使敌临死不缴枪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展敌军中的政治瓦解削弱敌人战力并推动友军学习,就成为当时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然而,最初的工作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对作战对手了解不够,宣传内容和方式的针对性不强。“举行兵变”“投入八路军来”“打倒军部和资本家政府”等一系列远离实际的口号,反而引起日本兵的反感。一部分干部战士和根据地群众对日军的残暴罪行深恶痛绝,对日俘有严重的对立和报复情绪。当时在第120师政治部敌工部工作的冯先民送日俘去延安学习途经兴县就遭遇尴尬:“兴县刚受日军扫荡之害,‘三光’政策使村子十室九空。村民见到日军俘虏,情绪激愤,有的冲上来就打。我和押送的一个警卫班竭力阻拦、劝解,弄得筋疲力尽。后来,我对众人说这是毛主席制定的宽俘政策,是贺(龙)司令员让我们送他们去延安上学,毕业后再上前方来和我们一起打日本的,群众的情绪才安定下来。”

为了扭转这种情况,中共中央明确要求:宣传上,“印刷一两句口号那样太短的传单,并不有效,但太长了,却难于阅读,一般以日文六七百字为理想标准。再者,一张传单里,不要写很多内容,强调一个内容的方法最好。文章体裁和字句,要和一般的新闻杂志一样,不要党八股和外国化的东西,不要满篇理论,以能感动人者最好,文章要写得像日本文。”宽待俘虏上,各部队把端正干部战士对俘虏的认识作为政治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对违反俘虏政策的事件进行严肃查处。同时,针对日军生怕自己的欺骗宣传被日俘揭穿、抗战初期对作战后失去联络一周以上的士兵归队后皆加以杀害的情况,八路军总部规定:今后俘虏之日军士兵,不论其表现如何,立即欢送释放,至多不超过3天。

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同英国记者贝特兰谈到,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是八路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之一,并充满信心地预言:“我们的胜利不但是依靠我军的作战, 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办法虽然目前收效尚未显著,但在将来必定会有成效的。”

(责编:袁蒙、许永新)